青海城边秋草稀,黄沙碛里夜云飞。
将军不寐听刁斗,月上辕门探马归。
青海城边秋草稀,黄沙碛里夜云飞。
将军不寐听刁斗,月上辕门探马归。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塞下曲(其二)》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画面。首句“青海城边秋草稀”,写出了青海湖畔边城的荒凉景象,秋草稀疏,显示出季节的转换和边地的严寒。次句“黄沙碛里夜云飞”,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夜晚的黄沙大漠中,云彩飘荡,增添了苍茫与神秘感。
后两句“将军不寐听刁斗,月上辕门探马归”,则转向人物活动。将军在这样的深夜里难以入眠,只能通过听打更的刁斗声来判断时间,表现出边关将领的警惕和坚韧。月已高挂,马匹归来,这一细节暗示着戍守的艰辛和对平安的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壮丽,体现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敬意和对边疆安宁的向往。
一口吸尽西江水,马师家风擢然起。
老庞俯伏嗣芳尘,古也今也谁如此。
超然道与若人交,南游浩意未相饶。
风清骨秀眼寒碧,玉井冰壶冻不消。
羌床孤卧净名室,无住无依脱虚溢。
渊然一默乃全提,不二门开肖当日。
佛事圆来作归想,出门歧路平如掌。
到家儿女独圞头,相对无言得真赏。
伐木清哦癖在肠,握筇苍磴履重霜。
玲珑堕壑乳泉响,萧瑟到门松吹香。
高寒夜雨冻一色,虚净晓云流五光。
社散荷枯有遗友,目青须发半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