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游龙潭》
《再游龙潭》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密雾开深径,幽奇得重行。

水光沉树色,人语乱泉声。

仙去山容寂,龙游雨阵轻。

谁能筑云室,千古共凄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àiyóulóngtán
sòng / xùn

kāishēnjìngyōuzhòngxíng

shuǐguāngchénshùrénluànquánshēng

xiānshānrónglóngyóuzhènqīng

shuínéngzhùyúnshìqiāngòngqīng

翻译
浓雾中开辟出一条隐秘小路,让我得以再次探索幽深奇异之处。
水面映照着树木的色彩,人声与泉水声交织在一起,显得纷乱而和谐。
仙人已离去,山间的寂静更显空旷,雨点如龙游动,轻盈地洒落。
谁又能建造起云雾缭绕的居所,让这千古的宁静与清冷永存呢?
注释
密雾:浓厚的雾气。
深径:隐蔽的小路。
幽奇:幽深而奇特。
水光:水面的反光。
人语:人的交谈声。
云室:云雾缭绕的居所。
千古:长久的时间。
凄清:寂静而略带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深山幽谷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超脱尘世的仙境追求。

“密雾开深径,幽奇得重行”两句,从视觉和动作两个角度刻画了诗人在迷雾缭绕的山中漫步的情景。这里的“深径”和“幽奇”都形象地表达了山谷的深邃与神秘,而“重行”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片自然之美的反复探寻。

“水光沉树色,人语乱泉声”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水、树和人的声音在自然中的和谐共存。这里,“水光沉树色”不仅描绘了景象,也传达了一种宁静与深远的意境,而“人语乱泉声”则让读者感受到一丝生机与活力。

“仙去山容寂,龙游雨阵轻”两句,则是对超自然存在的想象和追求。诗人将山中的宁静与神秘联系起来,以“仙去”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脱,而“龙游雨阵轻”则通过龙这一传统的吉祥符号,表达了对自由与力量的向往。

最后,“谁能筑云室,千古共凄清”两句,是诗人对于建造一个属于自己心灵世界的渴望。这里的“筑云室”既可以理解为寻找一片精神的避风港,也可以看作是对艺术创造的一种比喻。而“千古共凄清”则表达了这种追求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凄清之情不仅属于诗人个人,更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深切向往,以及对永恒与普遍性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观白鹭洲风涛

一声雷鼓挟风威,顷刻冲涛没钓矶。

行客骇看银汉落,阳侯惊起玉山飞。

蛟龙便尔争先化,鸥鹭茫然失所依。

安得长竿入吾手,翩然东海钓鳌归。

(0)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其九谷庵

穹庐架屋石崚嶒,香火西风只一僧。

日晚课经犹未了,闭门先点佛前灯。

(0)

上益公十绝为寿·其九佳菊

寿客尤宜在寿乡,钿花的皪傲新霜。

更歌华寿今归去,尚有渊明野趣香。

(0)

借致明玉槌事药复以小者易去因而铭之

润色瑳,癯身椭。飞石尘,供药裹。

以小代大无不可,汝虽眇乎寔磊砢。

摩顶至踵辅衰我,彼方归卧留莫果。

魁梧之才用则左,㗲然长叹口侈哆。

(0)

致明携酒来云际

有客携家酿,敲门访病翁。

一春寒食过,幽寺晚晴中。

嫩竹扶檐绿,残花盖地红。

牢愁赖君破,归意莫匆匆。

(0)

胡文定公挽诗三首·其一

今代儒林伯,声名旧蔼如。

不为簪绂累,常乐燕閒居。

悟主承三接,尊王著一书。

天胡夺杨绾,素业未全摅。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