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代儒林伯,声名旧蔼如。
不为簪绂累,常乐燕閒居。
悟主承三接,尊王著一书。
天胡夺杨绾,素业未全摅。
今代儒林伯,声名旧蔼如。
不为簪绂累,常乐燕閒居。
悟主承三接,尊王著一书。
天胡夺杨绾,素业未全摅。
这是一首写给儒林伯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赞扬。诗人刘子翚以精炼的语言描绘出儒林伯生前的一些特质和成就。
"今代儒林伯,声名旧蔼如。"
这两句点出了儒林伯在当代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声名"指的是他的名望,而"旧蔼如"则形容这种名望如同古老的香气,久远而深厚。
"不为簪绂累,常乐燕閒居。"
这两句透露了儒林伯的人生态度,他不为世俗的荣华所累,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喜悦,以一种超脱的姿态享受生活中的简朴快乐。
"悟主承三接,尊王著一书。"
这两句表明儒林伯对先贤的理解和传承,他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智慧,还创作出自己的学术著作,以此来尊崇他所敬仰的圣王。
"天胡夺杨绾,素业未全摅。"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对儒林伯突然离世的哀叹和不舍。"天胡"是形容时间的无情,"夺杨绾"比喻生命如同被强行剥夺,"素业未全摅"则意味着儒林伯的学术事业尚未完成就匆匆离世,留下了许多未竟的愿望和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的一系列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儒林伯深切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对于学术传承与个人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