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天北门,一垣接羌氐。
当年关中陷,九野横虹霓。
日光不到地,哭帝苍山蹊。
君持苏生节,冒死决蒺藜。
挥刀斩贼徒,一炬看燃脐。
东虞势薄天,少梁色悲悽。
遂从黄冠归,间关策青骊。
岂知杲卿血,已化哀鹃啼。
未敢痛家雠,所念除䲔鲵。
有怀托桑榆,焉得岩下栖。
便蹴刘司空,夜舞愁荒鸡。
春水湿楼船,湖上闻钲鼙。
勾吴古下国,难与秦风齐。
却望殽潼间,山高别马嘶。
天子哀忠臣,临轩降紫泥。
高景既分符,汾阴亦执圭。
如君俊拔才,久宜侍金闺。
会须洗中原,指顾安黔黎。
上郡天北门,一垣接羌氐。
当年关中陷,九野横虹霓。
日光不到地,哭帝苍山蹊。
君持苏生节,冒死决蒺藜。
挥刀斩贼徒,一炬看燃脐。
东虞势薄天,少梁色悲悽。
遂从黄冠归,间关策青骊。
岂知杲卿血,已化哀鹃啼。
未敢痛家雠,所念除䲔鲵。
有怀托桑榆,焉得岩下栖。
便蹴刘司空,夜舞愁荒鸡。
春水湿楼船,湖上闻钲鼙。
勾吴古下国,难与秦风齐。
却望殽潼间,山高别马嘶。
天子哀忠臣,临轩降紫泥。
高景既分符,汾阴亦执圭。
如君俊拔才,久宜侍金闺。
会须洗中原,指顾安黔黎。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的《赠顾推官咸正》。全诗以慷慨激昂的情感,描绘了对忠诚与勇敢的颂扬,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的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烽火与英雄的时代。"上郡天北门,一垣接羌氐",描绘了边疆的险峻与民族交融的景象。接着,"当年关中陷,九野横虹霓",通过历史事件的简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日光不到地,哭帝苍山蹊",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悲凉与哀伤的氛围。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赞扬了主人公顾推官的英勇与忠诚。"君持苏生节,冒死决蒺藜",表现了顾推官面对困难与危险时的无畏精神。"挥刀斩贼徒,一炬看燃脐",通过具体的行动,展现了其英勇杀敌的决心和勇气。接下来的几句,继续描述了顾推官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及他最终选择归隐的决定。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顾推官才能的赞赏与期待,希望他能为国家效力,实现统一与安定。"会须洗中原,指顾安黔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人民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激昂,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对人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勇敢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