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别》
《送别》全文
唐 / 灵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凭高莫送远,看欲断归心。

别恨啼猿苦,相思流水深。

翠云南涧影,丹桂晚山阴。

若未来双鹄,辽城何更寻。

(0)
注释
凭高:站在高处。
莫送远:不要远望使心情更远。
看欲:眼看就要。
断归心:打断归乡的思绪。
别恨:离别的怨恨。
啼猿:哀啼的猿猴。
苦:悲苦。
相思:相互思念。
流水深:如同深沉的流水。
翠云:青翠的云彩,这里指山色。
南涧影:南边山涧的倒影。
丹桂:红色的桂花,常指秋季美景。
晚山阴:傍晚时分山的北面,光线较暗的部分。
若未:如果不是。
来双鹄:比喻像一对天鹅一样共同前来。
辽城:远方的城市,泛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何更寻:何必再去寻找。
翻译
站在高处勿远望,以免触动归乡情。
离别愁苦猿啼悲,思念情深似水流。
青翠山色倒映南涧,红丹桂花隐于晚山阴影。
若非同飞翔的天鹅,为何还要在辽城寻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灵一的《送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感和深沉的相思之情。

"凭高莫送远"表明诗人站在高处,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不舍。"看欲断归心"则更进一步展示了内心对故土、亲人的依恋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别恨啼猿苦,相思流水深"通过对比,用哺乳的猿猴来形容离别时的痛苦,以及像流水般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和深刻。

在"翠云南涧影,丹桂晚山阴"中,诗人借助翠绿的云层、南方小溪的倒映以及晚霞下的红色桂花与山阴来描绘出一幅离别时自然景物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景物,也烘托出了诗人的哀愁。

最后两句"若未来双鹄,辽城何更寻"则是说如果未来不能再见面,那么即便是在辽阔的边塞之城,也无需再去寻找什么,因为心中已有所寄托。这不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更透露出一种宿命论的悲凉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深沉的情感和离别时难以割舍的心境,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灵一
朝代:唐

灵一[唐](约公元七六四年前后在世)姓吴氏,人称一公,广陵人。(唐才子传作剡中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广德中前后在世。童子出家。初隐麻源第三谷中,结茆读书。后居若耶溪云门寺,从学者四方而至。又曾居余杭宜丰寺。禅诵之余,辄赋诗歌。与朱放、强继、皇甫冉兄弟、灵澈为诗友,酬倡不绝。后终于岑山。云一著有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次韵刘惠直梅花二绝句·其二

吴姬玉面如相识,寒立山隈欲下来。

先与江南作春色,一枝倾倒向人开。

(0)

程子山侍讲自靖州贬所归相会于武陵怪余颜鬓未改作四绝句示之·其四

莫把莲花比六郎,六郎元自不禁霜。

君看磥砢松千尺,高节参天孰可方。

(0)

次韵陈君授暮春感怀

雨馀山鸟百般啼,烟隔桃蹊一线微。

南北东西春总好,杜鹃何苦劝人归。

(0)

县尉任子严出示从军陪大将吴侯游石峒五绝句奉次元韵颂日颂平贼之功喜而有作云·其四

不待皇恩下九天,将军兵已入卢川。

奸人妄献招安策,留客丹崖万古传。

(0)

读唐遗录六绝·其六冯道

大帝四朝咸败事,惟君卖国作功臣。

平生自谓痴顽老,晚节仍为谬语人。

(0)

别后再和一首

平昔高谈古帝王,到今春草几时芳。

挥毫欲上三千牍,拆袜初无一寸长。

亹亹逼人逢此意,匆匆下语不成章。

归来闭阁焚香坐,端为思君聊复忙。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