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山鸟百般啼,烟隔桃蹊一线微。
南北东西春总好,杜鹃何苦劝人归。
雨馀山鸟百般啼,烟隔桃蹊一线微。
南北东西春总好,杜鹃何苦劝人归。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雨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雨馀山鸟百般啼”,描绘了雨水过后,山间百鸟齐鸣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雨后清新的氛围和生命的活力。鸟儿的啼声在山谷中回荡,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第二句“烟隔桃蹊一线微”,则将视线转向远处,烟雾缭绕中,桃树的枝条隐约可见,形成了一线微弱的轮廓。这里运用了烟雾作为背景,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意境。
接下来,“南北东西春总好”,诗人以广阔的视角,赞美了春天的美好,无论是在哪个方向,春天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这句诗表达了对大自然普遍美的欣赏和赞叹。
最后一句“杜鹃何苦劝人归”,则引入了一个反问,借杜鹃鸟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杜鹃鸟的叫声通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诗人在这里借鸟之口,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呜呼大圣人,世或见疑猜。
周公被流言,仲尼困桓魋。
贤材实累身,忠信为祸媒。
苍蝇点白璧,蚊蚋嘘风雷。
麒麟匿郊薮,朱凤成摧颓。
仰天再叹息,沈忧热中怀。
扰扰蜗角争,忉怛劳形骸。
千秋万世后,愚智同尘埃。
群山高不极,回合越西城。
秋入云根净,霜归石耳清。
望中分树色,空外落泉声。
地接天台胜,人含太古情。
林间孙绰赋,谷口子真耕。处处烟霞动,时时?鹤鸣。
几年守真素,一出见平生。
莫遣山灵诮,应高黄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