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陈履常秀才谑赠》
《答陈履常秀才谑赠》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古风

驱车触热中烦满,苦无蔗浆冻金碗。

陈君诗卷可洗心,持作终朝晤言伴。

男儿三十四方身,布衣不化京洛尘。

白驹皎皎在空谷,黄鸟睍睆鸣青春。

子桑之居十日雨,入门不复闻人语。

形骸正是吹一吷,安用虚名齐后土。

文章初不用意成,黼黻帝躬临下民。

时花俚服诮新巧,牛马安所辞吾名。

禹穴幽奇行可强,江北江南正相望。

乘涛鼓枻何当往,爱惜水仙桃竹杖。

不应越女三年留,相见还须未白头。

蘧生知非苦不早,巨壑夜半遗藏舟。

达人一言嚆矢疾,相从琢磨悔去日。

菖蒲正是可怜花,我独闻名不曾识。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名为《答陈履常秀才谑赠》。诗中,诗人以夏日炎热为背景,表达了对清凉甘甜的蔗浆的渴望,而陈君的诗卷则被比喻为洗涤心灵的良药,成为诗人整日交谈的伙伴。诗人自谦为布衣,不染京城尘俗,以皎洁的白驹和鸣春的黄鸟象征自己的高洁与青春。陈履常的居处环境清静,仿佛空谷幽兰,诗人借此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禹穴幽奇行可强”,暗指陈履常的才学深邃,如同大禹遗迹般令人敬佩。诗人期待能乘风破浪,前往江南,与陈履常共游,享受自然之美。同时,诗人也以“不应越女三年留”暗示友情深厚,即使分别多年,再见时仍如初识。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应及时把握,就像菖蒲虽美,若不识其名,也是一种遗憾。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与友人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哲思。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亳都秋兴·其一

萧萧梁苑独徘徊,客思秋容黯不开。

文献总怜微子去,风流曾识孝王来。

战馀天地仍刁斗,水后田庐半草莱。

芒砀数峰垂槛外,白云红树总堪哀。

(0)

啜冰

谁将玉斧伐凌阴,片片清凉似客心。

顿使当筵无暑气,宁须到吻失烦襟。

月回汉殿金茎浅,天入峨眉白雪深。

岂有热肠消不得,独馀清兴满瑶琴。

(0)

张去华席上听妓

燕姬二八欲倾城,学得江南子夜声。

莫遣歌喉频宛转,留将今夕唤卿卿。

(0)

武夷十咏·其七金鸡洞

红尘容易使人迷,流水无情日又西。

大梦纷纷谁自觉,空劳仙洞报金鸡。

(0)

陈振狂拟游武夷舟次渊溪兴尽而返戏嘲·其二

寻仙元不属凡身,空负桃花洞里春。

岂是渔郎多别恨,玄都只待有缘人。

(0)

书●幔亭集卷十四·其一闽中元夕曲

满城箫鼓沸春风,爆竹声喧凤蜡融。

三十万家齐上彩,一时灯影照天红。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