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这首诗名为《白沟》,作者是元代诗人刘因。诗中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决策的反思。首句“宝符藏山自可攻”暗指历史上的军事策略,强调了隐藏的实力足以应对挑战。接下来,“儿孙谁是出群雄”提出疑问,意在指出后世英雄难觅。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借幽燕之地与丰沛之歌,象征着北方边疆与中原文化的对比,暗示了国家的统一与分裂。诗人批评赵普缺乏远大的天下志向,而澶渊之盟的和平成果被质疑为仅是一时的妥协。
最后两句“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直接点题,白沟本是边境线,诗人认为将其南移至江淮,意味着边防的松弛,而将责任归咎于宣和年间的行为,表达了对决策公正性的怀疑。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批判,揭示了对国家治理和战略抉择的深刻见解。
小名尚列春芳,相思偏避春风面。
佳人薄命,年华不再,甚时相见。
细数三生,前生欢笑,今生哀怨。
正秋心寂寞,无言凄抑,苔凉处,泪如线。
不为飘零肠断。为声声、砌虫频唤。
有谁怜惜,更无红烛,照侬妆倩。
瘦不胜扶,满身清露,墙阴低掩。
任阑干、独倚天寒,翠袖被、西风捲。
新声半是离人感,依依此情谁语。
画浆摇烟,金尊照影,织得柔丝千缕。
瑶情如许,和宝月清辉,散飞天宇,迢递湖山,有人银汉共凄楚。
当年几听砧杵,被兰言绮思,句起愁绪,别意云牵,春华水逝,剩了疏林倦羽。
清歌漫与,待理楫西湖,调筝细谱,长日帘栊,梦凉花外雨。
元宵节近,盼银花火树。
暗逐香尘定无数,奈宵来,只是雨雨风风。
偏搅得,好景都无觅处。
今番宜痛饮,属付东君,代把春光略留住。
试问百年中,一点韶华,能禁得,几回孤负。
酒醒后,微听柳梢头,却是一声声,不如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