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圃宜初夏,朝朝众绿还。
新凉阶似水,薄雾树疑山。
饱饭残生愧,关门一味閒。
终难闻见灭,犹羡石能顽。
小圃宜初夏,朝朝众绿还。
新凉阶似水,薄雾树疑山。
饱饭残生愧,关门一味閒。
终难闻见灭,犹羡石能顽。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小园中的宁静与清凉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夏日清晨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小圃宜初夏”,开篇点题,表明小园在初夏时节最为适宜,引出下文对园中景色的描绘。“朝朝众绿还”,每日清晨,园中皆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新凉阶似水,薄雾树疑山”,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新凉的地面比作清澈的水,薄雾笼罩下的树木仿佛是远山,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饱饭残生愧,关门一味閒”,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虽已年老,但仍有满足感,选择闭门独处,享受内心的宁静。“终难闻见灭,犹羡石能顽”,诗人虽向往禅宗的“无我”境界,但内心仍有所牵挂,羡慕石头般的坚韧不屈,寓意着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拱皇图,御宝历,上圣垂衣。旰食亲万机。海宇熙熙。
登寿域,瑞霞彩云常捧日。花阴麦垄四民齐。
宫卫仗肃,阆苑瑶池。台殿倚晴晖。当盛际。风俗美。
寻胜事。人物总游嬉。
太平何处,知不摇征旗摇酒旗。四方感格臻上瑞。
官家闲暇宴芳菲。千万岁。嘉会明盛时。
三韩山川悉汉地,其中佛法亦复然。
王子义天不思议,剪除须发作佛事。
东渡参问三乘法,无为分与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净人,有僧恭敬能摄受。
宝华粲缛并文绮,金针细衲成帖相。
衣裓一一如来法,一一针孔藏妙用。
经历百千无退转,佛光律仪不曾失。
我以至宝易得之,每善护持神通藏。
是故回施惠因老,愿以此衣覆法身。
天风海涛助潮音,普闻四众及一切。
常如此袍无断灭,惠因法施亦无穷。
楖栗横拈师子床,法法流通并东海。
妾年十五从良人,良人待旦驱从军。
至今远戍燕山北,但见春归秋草碧。
年年塞雁去还来,深院无人空绿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