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皇上圣,临御有赫。洪流汤汤,弗降弗辟。
命于帝庭,纂服是膺。随山浚川,海宇攸宁。
五服既宅,贡有常职。恩覃遐荒,惟帝之力。
元圭告功,敢不承式。地平天成,垂休罔极。
于皇上圣,临御有赫。洪流汤汤,弗降弗辟。
命于帝庭,纂服是膺。随山浚川,海宇攸宁。
五服既宅,贡有常职。恩覃遐荒,惟帝之力。
元圭告功,敢不承式。地平天成,垂休罔极。
这首诗是宋代曹勋所作的《补乐府十篇(其九)夏后氏之乐歌》,以颂扬夏后氏(即夏朝)的君王为题材。诗人通过描绘皇上的威严和德行,赞美了其治理国家的智慧与力量。"于皇上圣,临御有赫"表达了对君主的尊崇,"洪流汤汤,弗降弗辟"象征着皇上的权威如同江河滔滔,不可阻挡。"命于帝庭,纂服是膺"描述了君王接受天命,承担起安定天下的重任。
"随山浚川,海宇攸宁"进一步强调了君王的治水功绩,使得天下安宁。"五服既宅,贡有常职"则展现了国家秩序井然,四方诸侯按时进贡。"恩覃遐荒,惟帝之力"表达了皇恩广被,得益于君王的仁德。最后两句"元圭告功,敢不承式。地平天成,垂休罔极",以瑞玉象征皇上的功绩,表示臣民将永远遵循他的教诲,享受无尽的和平与福祉。
整体上,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崇高的敬意,歌颂了夏后氏君王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德,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君主的赞美和对盛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