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施磨衲与惠因长老》
《施磨衲与惠因长老》全文
宋 / 曹勋   形式: 古风

三韩山川悉汉地,其中佛法亦复然。

王子义天不思议,剪除须发作佛事。

东渡参问三乘法,无为分与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净人,有僧恭敬能摄受。

宝华粲缛并文绮,金针细衲成帖相。

衣裓一一如来法,一一针孔藏妙用。

经历百千无退转,佛光律仪不曾失。

我以至宝易得之,每善护持神通藏。

是故回施惠因老,愿以此衣覆法身。

天风海涛助潮音,普闻四众及一切。

常如此袍无断灭,惠因法施亦无穷。

楖栗横拈师子床,法法流通并东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īhuìyīnchánglǎo
sòng / cáoxūn

sānhánshānchuānhànzhōngrán

wángtiānjiǎnchúzuòshì

dōngcānwènsānchéngwèifēnzuìshàngchéng

bàofāngpáojìngrényǒusēngjìngnéngshèshòu

bǎohuácànbìngwénjīnzhēnchéngtiēxiāng

jiēláizhēnkǒngcángmiàoyòng

jīngbǎiqiān退tuìzhuǎnguāngcéngshī

zhìbǎozhīměishànchíshéntōngcáng

shìhuíshīhuìyīnlǎoyuánwéishēn

tiānfēnghǎitāozhùcháoyīnwénzhòngqiè

chángpáoduànmièhuìyīnshīqióng

héngniānshīchuángliútōngbìngdōnghǎi

翻译
三韩的山河都是汉地,那里的佛法也同样如此。
王子义天的佛法不可思议,他剃发修行以成佛事。
他东渡去学习佛法的三种教义,领悟无为之道,认为它是最高境界。
欢喜地穿上僧袍,进入清净之地,有僧侣恭敬地接受他的修行。
袍子上的图案华丽,如同绣有花纹的丝织品,细密的金线缝制出精美的图案。
每一道衣缝都蕴含着佛陀的教法,每个针孔都藏着佛法的奥秘。
历经无数轮回,他的佛法修为从未退步,遵循佛光和戒律始终如一。
我以极珍贵的态度对待这得来的衣物,珍视并守护着佛法的神通力量。
因此,我将这件衣物作为恩惠回馈,希望它能覆盖我的法身。
天风海浪的声音增添了佛法的深远,让所有众生都能听到。
这件僧袍象征着佛法的永恒,施法的恩惠没有尽头。
他随意拿起禅杖,就像狮子床上的师者,佛法在东海两岸广泛传播。
注释
悉:全、都。
佛法:佛教的教义和实践。
王子义天:可能指代某位具有佛法智慧的王子。
无为:佛教中的一种理念,强调顺应自然,不刻意造作。
净人:指僧侣或洁净之人。
宝华:比喻华丽的装饰或佛法的光辉。
师子床:佛教中的象征物,代表尊贵和智慧的讲经台。
鉴赏

这首宋诗《施磨衲与惠因长老》是曹勋所作,描绘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僧侣的尊重。诗人首先强调三韩之地的佛教传统与汉地相同,接着叙述王子义天(可能是一位高僧)通过修行剃发出家,东渡求法,最终获得最高佛法“无为”。他穿着精致的袈裟,其上的图案和针脚都蕴含着佛法的奥秘,每一线都代表着如来的教诲和神通。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虔诚,将这件珍贵的衲衣视为至宝,不仅珍视它,还希望通过回施,将其作为法身的覆盖,传递给惠因长老。海浪和天风的意象增添了神圣的氛围,象征着佛法的广大传播,不仅惠及僧众,也遍及世间万物。最后,诗人以禅杖轻敲狮床的场景结束,寓意佛法的无尽流通,直至东海之滨。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佛法的崇敬和对僧侣修行的赞美,以及对佛法传播的热忱。

作者介绍

曹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清溪

山开明月峡,水写武陵溪。

地胜人堪隐,源深客自迷。

(0)

别赵李曹·其一

莲幕皆佳士,如君淡素何。

圄空公事少,官满荐书多。

忧国关丰歉,筹边定战和。

艰难别知己,吾道欲沧波。

(0)

滴翠楼·其二

我爱东坡句法遒,治平双涧昔经游。

曾吟滴翠衣裘湿,请借佳名榜画楼。

(0)

钓台

乘兴访遗基,扁舟宿烟渚。

水净写天形,山空答人语。

风篁自成韵,霜叶纷如雨。

寒亭暮响清,饥猿夜啼苦。

疑将洞府接,似与人寰阻。

不羡重城中,喧喧听笳鼓。

(0)

六言·其二

饥肠有句欲吐,陋巷无人肯来。

薄晚飘风骤雨,终年枯木寒灰。

(0)

题玲珑

江月不受尘,风竹俨相倚。

窗间读书人,日用亦如是。

泾渭岂同流,天地果一指。

客来问如何,南山有云起。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