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玲珑》
《题玲珑》全文
宋 / 章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江月不受尘,风竹俨相倚。

窗间读书人,日用亦如是。

泾渭岂同流,天地果一指。

客来问如何,南山有云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glóng
sòng / zhāng

jiāngyuèshòuchénfēngzhúyǎnxiāng

chuāngjiānshūrényòngshì

jīngwèitóngliútiānguǒzhǐ

láiwènnánshānyǒuyún

翻译
江上的月亮不沾染尘埃,清风吹过竹林显得庄重相依。
窗边的读书人,日常生活也是如此宁静淡然。
清澈的泾河怎会与浑浊的渭水混流,天地间真理本就清晰明了。
客人来访询问何事,南山之上云雾升腾。
注释
江月:比喻高洁的心境。
尘:尘世的纷扰。
风竹:风吹竹林,象征宁静。
俨相倚:紧密相靠,形容竹子排列整齐。
读书人:指有学问的人。
日用:日常生活。
如是:像这样,形容平静无波。
泾渭:古代河流名,比喻事物的界限分明。
同流:混杂在一起。
一指:一个手指头,比喻简单明了。
如何:询问情况。
南山:泛指南方或远处的山。
云起:云雾升起,象征变化或远方。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玲珑》,作者是宋代诗人章甫。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江上的明月洁净无瑕,不受世俗尘埃污染,与清风中的竹林相互映衬,形成一种超然的意境。窗内,一个读书人沉浸在日常的学习中,他的生活就像这月光下的竹影,平淡而有韵律。

诗人进一步运用比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比作泾渭二水,暗示虽然看似不同,实则都源自同一源头,体现了道家"天地万物一理"的思想。最后,客人来访询问生活的真谛,诗人以南山升起的云雾为答,寓意着答案就在自然之中,留白给读者去想象和体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章甫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喜迁莺.寄题鲍声来草庭

隐囊纱帽。有画里数椽,柘湖清杳。

松子香边,藤阴架底,深护一阑芳草。

似整又斜,云根小叠,落花慵扫。

休嫌窄,看移茵著屐,尽容吟啸。捲帘湖色绕。

比镜水山阴,辋水蓝田好。

未识君时,曾经此渡,门外几枫残照。

许我结邻否,便料理烟蓑垂钓。

君且去,待白蘋风起,故人船到。

(0)

梦横塘.菱

青青恁早,占断塘坳,藕花才好抽叶。

峭角铦棱,浑不怕、游鱼偷齧。

蟹舍儿童,渔村小妇,夕阳争割。

泛鲜船水市,柳担筱筐,长挑去、烟垞末。

柔葱剥褪红衣,伴玲珑玉节,除我消渴。

伏里先尝,又那待、秋风八月。

须剩取、霜前一半,留与轻桡采香妾。

就买缸边,炊来橹后,记还家时节。

(0)

小重山.盆景

三尺宣州白狭盆。吴人偏不把、种兰荪。

钗松拳石叠成村。茶烟里,浑似冷云昏。

丘壑望中存。依然溪曲折、护柴门。

秋霖长为洗苔痕。丹青叟,见也定消魂。

(0)

扬州慢.其一.广陵驿舍对月.案《浙西六家词》本对月」下有「遇山左调兵南下」七字

老柳梳烟,寒芦载雪,江城物候秋深。

怨金河叫雁,断续和疏砧。

记前度、邗沟系缆,征衫又破,愁到如今。

怅无眠、伴我凄凉,月在墙阴。

竹西歌吹,甚听来、都换笳音。

料锁箧携香,笼灯照马,翠馆难寻。

淮海风流秦七,今宵在、梦更伤心。

有燕犀屯处,明朝莫去登临。

(0)

寻芳草.本意

嫩碧微烟笼。踏青时、芳菲谁共。

绣鞋儿、却被香尘拥。挽不住、王孙梦。

拾翠几寻思,笑然着、合欢闲弄。

茜裙飘、撩得蔷薇动。零乱了、钗头凤。

(0)

梳头词·其二

炎曦不耐挽云堆,巧髻分梳蝶翅开。

自出侬家新样子,要将名色试郎猜。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