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滴翠楼·其二》
《滴翠楼·其二》全文
宋 / 萧之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我爱东坡句法遒,治平双涧昔经游。

曾吟滴翠衣裘湿,请借佳名榜画楼。

(0)
翻译
我非常欣赏东坡的文笔,他的风格独特。
在过去的治平年间,我曾游览过那两条著名的涧溪。
注释
我:主语,指代说话者。
爱:喜爱,表示对东坡文风的欣赏。
东坡:苏轼的号,宋代著名文学家。
句法: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遒:有力,有力度,形容文笔精炼。
治平:宋仁宗年号,指特定的历史时期。
双涧:两条并列的溪流。
昔:从前,过去。
经游:曾经游览。
曾:曾经,表示过去的行为。
吟:吟诵,此处指回忆或提及诗作。
滴翠:形容绿色如滴,可能指翠色的山川或植被。
衣裘湿:衣服被翠色浸湿,形象描绘景色之美。
请借:请求借用,此处可能指希望以美景为题。
佳名:美好的名字,此处可能指给景点命名。
榜:题写,挂榜。
画楼:装饰有绘画的楼阁,可能指有艺术氛围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之敏的《滴翠楼(其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苏东坡诗风的喜爱和对他曾经游览过的治平双涧之地的怀念。首句“我爱东坡句法遒”直接赞美了苏东坡(苏轼)的诗歌风格,"遒"字体现了他对东坡文字的欣赏,认为其笔力雄健,富有力度。

第二句“治平双涧昔经游”回忆了诗人自己或与东坡一同游览过治平双涧的美好时光,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去的追忆。

第三句“曾吟滴翠衣裘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东坡诗意中的情景,仿佛他的衣裳都被滴翠的景色浸湿,形象地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诗歌艺术的投入。

最后一句“请借佳名榜画楼”则是诗人希望能将滴翠楼这个美妙的名字借来,用以命名一座画楼,表达了他对这一景致的珍视和想要将其艺术化传承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赞美苏东坡的诗才和表达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萧之敏
朝代:宋

(1112—1177)江州湖口人,字敏中。高宗绍兴十二年进士。孝宗隆兴元年知建阳县,以邑人陈洙、游酢、陈师锡皆有学行可师,立三贤祠祀之,以风励后学。擢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国子祭酒,官终秘阁修撰、湖南转运副使。
猜你喜欢

赠别颜修来·其一

斗柄垂双华,龙门控大河。

精灵从此得,哀乐向来过。

白帝开珠阙,苍龙引玉珂。

登临吾与汝,万古一高歌。

(0)

云台峰

闻道黄河底,云台一穴通。

水帘横洞口,天井出空中。

一接苍龙脉,双开白帝宫。

三峰南咫尺,青翠更濛濛。

(0)

金山

路入金山口,丰碑野火焚。

苔侵香水院,潭起黑龙云。

岳势当燕去,河流入塞分。

行人多再拜,天下大师坟。

(0)

杜鹃峰作

浮山顶上花万千,一峰花独多杜鹃。

色兼蓝紫与黄者,绝少殷红猩血鲜。

开时无叶但枝干,槎枒屈曲相钩连。

浮山旧多海底树,岂铁珊瑚风吹坚。

定知不是子规血,不然望帝成神仙。

春心已得丹砂化,蚕丛旧恨都弃捐。

谢豹亦作捣药鸟,口中长吐瑶池莲。

开多黄色得中气,与金芙蓉争光妍。

西蜀安得有此种,啼痕沾湿迷荒烟。

斑斑胭脂自太古,那能化碧沉重泉。

龙为鱼兮谁不苦,潇湘之竹同烦冤。

噫吁嘻,潇湘之竹真烦冤。

(0)

古丈人洞草堂歌

丈夫非仙人,毛女亦高士。

相携向白云,欲学采薇子。

天生两洞如鸳鸯,西临太华东首阳。

女萝飞花蔽洞口,双栖人在洞中央。

草堂之中何所望,有美一人持玉浆。

巨灵掌上石楼长,水帘捲起见明妆。

草堂之中何所服,石髓金精满岩谷。

古松千岁吐奇光,夜如荷花昼牛目。

(0)

丙午夏日将同李天生之雁门道过蒲城饮米侍御园亭即事有赋

蒲城六月火云高,行人飞鞚寻东皋。

大夫射雉有遗处,台榭阴阴风雨聚。

金粟堆南问二陵,尧山谷口迷千树。

主人骢马早归来,敕赐芙蕖对客开。

前席少年筹汉罢,上林高士望京回。

惊鸿流雪慰摧颓,醉挥漫水入金杯。

同心藕使冰盘满,并蒂花教玉管催。

织女多情银汉度,匏瓜无匹心相妒。

失志聊为声色荒,求仁不被神仙误。

歌长烛短夜无多,明朝秦晋阻黄河。

雁门深入胡天雪,回首西方忆绮罗。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