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春郊上,愁添世变中。
发看今日白,花似旧年红。
涂炭凭谁拯,烽烟到处同。
无知枝上鸟,来往埭西东。
散步春郊上,愁添世变中。
发看今日白,花似旧年红。
涂炭凭谁拯,烽烟到处同。
无知枝上鸟,来往埭西东。
这首诗《闻变》由清代诗人徐庭翼所作,通过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面对社会动荡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散步春郊上”,描绘了诗人漫步于春天的郊野,本应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却因“愁添世变中”而蒙上了忧郁的色彩。这里的“世变”不仅指自然季节的变化,更暗含了社会变迁、政治动荡之意,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切感受。
接着,“发看今日白,花似旧年红。”这两句对比鲜明,以个人的生理变化(头发变白)与自然界(花朵依旧鲜艳)形成对照,隐喻着岁月的无情与世事的沧桑。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而“花似旧年红”则暗示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反衬出人世间的无常与无奈。
“涂炭凭谁拯,烽烟到处同。”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现状的深深忧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发出呼唤,询问谁能拯救这片苦难之地,而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似乎预示着苦难的普遍性和不可抗力。
最后,“无知枝上鸟,来往埭西东。”以无知的鸟儿自由飞翔,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残酷的讽刺。鸟儿的来去自如与人的命运多舛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悲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与公正的强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