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丈人洞草堂歌》
《古丈人洞草堂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丈夫非仙人,毛女亦高士。

相携向白云,欲学采薇子。

天生两洞如鸳鸯,西临太华东首阳。

女萝飞花蔽洞口,双栖人在洞中央。

草堂之中何所望,有美一人持玉浆。

巨灵掌上石楼长,水帘捲起见明妆。

草堂之中何所服,石髓金精满岩谷。

古松千岁吐奇光,夜如荷花昼牛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隐士的生活与追求,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憧憬。诗人以“丈夫非仙人,毛女亦高士”开篇,点明了主人公虽非仙人,却也如同仙人般追求着高洁的生活态度。他们携手步入白云深处,意在学习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采薇精神,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的描述中,“天生两洞如鸳鸯”,形象地将两个洞穴比作一对鸳鸯,寓意着这对隐士的和谐与默契。而“女萝飞花蔽洞口,双栖人在洞中央”则进一步渲染了他们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仿佛与世隔绝,只与自然为伴。

“草堂之中何所望,有美一人持玉浆”一句,展现了隐士们在草堂中的生活情景,不仅有美丽的女子为他们准备美味的琼浆,更暗示了他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满足。随后,“巨灵掌上石楼长,水帘捲起见明妆”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隐士们居住环境的壮丽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最后,“草堂之中何所服,石髓金精满岩谷”强调了隐士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拘泥于物质的享受,而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界的精华。而“古松千岁吐奇光,夜如荷花昼牛目”则以古松的千年光辉和夜晚如荷花、白昼如牛目的景象,象征着隐士们内心世界的独特与深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对自由、自然与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六首·其四十二

法身充塞太虚空,出没何曾有定踪。

独许波旬知此意,半偷欢喜半搥胸。

(0)

题觉心居士转物轩

两沼滟寒碧,一堂纳宽閒。

高柳逢春新翠展,寒梅霁雪清香繁。

好本栽培常烂熳,四序芳馨看互换。

杂华境遍刹尘中,十波罗蜜更主伴。

觉心隐几随彷徉,六用俱妙无可降。

跏趺不语亦不默,篆烟一缕春昼长。

释迦老子何所见,教谭三百皆方便。

就中一处最亲切,转物不为物所转。

此堂物物元无殊,随人受用有亲疏。

尘尘摄入大毗卢,应笑本来物无转亦无。

(0)

东山源和尚赞

门里虫,蛊里毒。才过凌霄峰,浑家成不睦。

指白为黑兮质證有头之冤,改调移声兮唱出无谱之曲。

自奉川之富沙以至乎剑池,深处兮有谁共躅。

何须象骨岩高,须知已展不缩。

韶成九包至,樵唱一夔足。家私莫隐,全封半幅。

赞之骂之,口哑舌秃。

(0)

金谷人亡后,沙场日暖时。

(0)

颂古九首·其四

沩山得体,仰山得用。体用俱全,梦中说梦。

(0)

达磨赞·其二

西土不拘,东土不管。口边落节,臂边拔本。

自携只履赋归欤,脚下至今犹未稳。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