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驻銮舆,瞻礼招提境。
清晓趁风凉,扪萝登绝顶。
嵌石老松苍,滴乳寒湫净。
初上若无路,渐入多佳景。
豁然云木开,古寺横山岭。
石龛月相间,檐铎风声静。
朱栏俯帝畿,烟火富闾井。
旋憩华严洞,飒然衣袂冷。
深窥潜窦黑,微听幽泉泂。
何须一指参,自觉万虑屏。
别院驻銮舆,瞻礼招提境。
清晓趁风凉,扪萝登绝顶。
嵌石老松苍,滴乳寒湫净。
初上若无路,渐入多佳景。
豁然云木开,古寺横山岭。
石龛月相间,檐铎风声静。
朱栏俯帝畿,烟火富闾井。
旋憩华严洞,飒然衣袂冷。
深窥潜窦黑,微听幽泉泂。
何须一指参,自觉万虑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华严洞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别院出发,穿越风凉清晨,攀登至绝顶的过程。沿途的自然景观,如老松苍翠、滴乳寒湫,以及石龛月相、檐铎风声,都充满了宁静与神秘之美。诗人通过“豁然云木开”、“古寺横山岭”的描述,展现了华严洞所在之地的开阔与庄严。
进一步深入,诗人描绘了华严洞内的景象,“石龛月相间,檐铎风声静”,洞内月光与石龛相互映照,风声轻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站在洞口,诗人仿佛能感受到“朱栏俯帝畿,烟火富闾井”的广阔世界,以及洞外的繁华与生机。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华严洞内的深刻体验:“何须一指参,自觉万虑屏。”意即,在这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中,无需刻意寻求答案,内心的杂念与忧虑自然得以清除,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华严洞的自然美景,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群航弭安流,未脱孤帆厄。
独板乱横溃,始负众舟责。
蛰雷正须时,春雨宜满泽。
勇夫攻坚退,智士倒戈获。
去年北关路,永叹出处隔。
俄欣凤仪雅,缓彼枭博磔。
发覆洗涂糊,召和开褊迫。
一日期万年,倏眒展长策。
居然西州道,千仞敛归翮。
鬓发何用青,肝胆元自白。
古圣岂不劳,筑此英俊宅。
谁令闭榛莽,回曲用蛮貊。
天门昳荡荡,瑶实连蔓摘。
种玉如有方,从今空椟索。
奖绿催红,仰一番膏雨,始张春色。
未踏画桥烟,江南岸、应是草秾花密。
尚忆溅裙苹溪,觉诗愁相觅。
光风外,除是倩莺烦燕,谩通消息。梨花夜来白。
相思梦、空阑一林月。
深深柳枝巷陌,难重遇、弓弯两袖云碧。
见说倦理秦筝,怯春葱无力。
空遣恨,当时留秀句,苍苔蠹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