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峨眉十一首·其一》
《游峨眉十一首·其一》全文
宋 / 冯时行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闻说最佳处,深藏叠嶂间。

只须一两屐,更入数重山。

架竹深犹渡,垂藤险可攀。

林泉未厌客,风雨不教还。

(0)
翻译
听说最美的地方,隐藏在重重叠嶂之中。
只需一双木屐,就能穿越多座山峦。
竹桥深入竹林深处,藤蔓缠绕的险峻处也能攀登。
山林泉水还未厌倦游人,风雨也无法让我离开。
注释
闻说:听说。
最佳处:最美的地方。
深藏:隐藏。
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只须:只需。
一两屐:一双木屐。
更入:再进入。
数重山:多座山。
架竹:搭建竹桥。
深犹渡:深入还能过河。
垂藤:下垂的藤蔓。
险可攀:危险但可以攀爬。
林泉:山林和泉水。
未厌客:还未厌倦游人。
风雨:风雨天气。
不教还:不允许我离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之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闻说最佳处,深藏叠嶂间。”开篇即设定了一种神秘而又引人入胜的境界,"叠嶂"形容山势层叠、连绵,这里指的是峨眉山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闻说”二字,传达了对这处所谓“最佳处”的渴望和向往。

“只须一两屐,更入数重山。”这里的“屐”是古代劳动人民登山用的木鞋,"一两屐"则意味着不远的距离。诗人用这个细节来表达想要更深入地探寻这片山林的愿望。“数重山”强调了山势的复杂和深邃。

“架竹深犹渡,垂藤险可攀。”这一句通过对竹木结构和藤蔓攀爬难度的描写,再次突出了山区环境的幽深与险峻。"架竹"可能是指依托在竹丛间的小道,而“犹渡”则形容其狭窄;"垂藤"则形象地表现了攀爬的艰难。

“林泉未厌客,风雨不教还。”最后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对人的吸引力和不愿离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渴望长久停留。"林泉"指的是森林与溪流,这里的“未厌客”意味着它们总是能够吸引并容纳旅人;"风雨不教还"则更进一步地表现了诗人即使在恶劣天气中,也愿意留在这片山林中,不愿被迫离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峨眉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山水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作者介绍

冯时行
朝代: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猜你喜欢

毗陵李太守禦贼

战格东西破,孤城誓始终。

自挥朱雀帜,众拥紫髯公。

吴楚哀歌满,江湖控制雄。

为怜巡远义,须爱晟瑊风。

(0)

赠别顾华玉谪全州

桂岭经行处,泉声日夜潺。

飞蛇晴挂树,毒雾昼沉山。

去国鸣孤楫,传诗到百蛮。

柳侯读书处,遗像沅湘间。

(0)

江上饯别友人四章·其二

心折凭洲渚,玄云搆重阴。

慷慨抚时序,况此离别襟。

嘈嘈伫繁吹,戚戚理哀琴。

暂延林莽间,眷此念弥深。

(0)

点绛唇.送县侯张八峰行取进京

县绕清江,桃花红处春波绿。画栏曲曲。

风动帘纹蹙。镇日鸣琴,有个人如玉。烦推毂。

鹤书高荐,选入黄金屋。

(0)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其四十七千秋岁

上下交欢燕礼成。一阳奋,万汇咸亨。

风云会合开明。运紫极,转璇衡。

(0)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其四十三看花会

普天下,都赖吾皇至圣。看玉关频款,天山已定。

四夷效顺归王命。天保歌,群黎百姓。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