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仙阁上道生成,芝满丹田郁郁青。
不为换鹅为物役,焚香閒自写黄庭。
来仙阁上道生成,芝满丹田郁郁青。
不为换鹅为物役,焚香閒自写黄庭。
此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仙阁之上修炼成仙的情景,充满了道家哲学与自然和谐之美。首句“来仙阁上道生成”,点明了人物所在之地与修炼之境,仙阁之上,道法自然,暗示着主人公已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次句“芝满丹田郁郁青”,以芝草满布丹田,象征着修炼者体内生机勃勃,道行深厚,绿色的芝草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成长。
接着,“不为换鹅为物役”,这一句揭示了修炼者的超脱与淡泊名利的心态。换鹅之事,常被用来比喻世俗间的琐事或追求,而“不为”二字则表明了主人公对这些外在事物的无动于衷,他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道的真谛,而非物质的占有或外在的荣誉。
最后一句“焚香閒自写黄庭”,进一步展现了修炼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焚香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净化心灵、静心修行的方式。而“写黄庭”则是指书写《黄庭经》,这是一部道家经典,包含了修身养性、长生不老的秘诀。通过这一行为,修炼者不仅是在记录道家智慧,更是在实践与内化这些教诲,以达到身心灵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修炼者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追求内在的平和与超越物质的束缚,达到与宇宙和谐共生的状态。
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
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
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
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
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
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
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
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镇无聊,琐窗闲炷檀沈。
已是黍梦温时,浑未散轻阴。
一样斗茶萧寺,算去年花下,不似而今。
甚小楼前后,迷藏一晌,没处追寻。
微吟秀句,宫罗昨赐,花醑新斟。
夺锦年华,偏忆得、楚乡烟水,长耗归心。
红榴镜阁,怎禁他、十度春深。
数旧梦、剩白团扇底,江花一剪,曾照罗襟。
擘麝添香,分泉试茗,窗外竹声敲晚。
薄暝帘栊,犹有细蝉轻燕。
池塘畔、几日西风,早瘦了、藕花一半。
更禁他、素绠银床,萧萧落叶暗蛩满。
悲秋谁似宋玉,聊借筒杯送酒,绮怀同遣。
试读新词,可要素筝低按。
忆桐花、小阁灯凉,无奈是、吟秋人远。
剩今宵、谱入琴丝,曼音和漏转。
旧隐青溪深处,镜展流波,云飞高阁。
新来多病,朝暮自垂轻幕。
追怀梦影,黯然无绪,步屐苔生,单衣寒薄。
剩有笺分凤纸,暗写绸缪,题记犹遍阑角。
世事忽看变态,击来渐识情味恶。
纵使丹忱在,怨青蝇谗口,恩共金铄。
啼珠匀脸,悒悒背灯双落。
断茧抽丝难制锦,但缠绵盈握。
此冤怎诉,无个人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