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朗上人》
《赠朗上人》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净剃霜髭展旧真,自疑容貌是前身。

僧中独守三千戒,诗里闲销七十春。

僻寺藓深人少到,故山云好梦归频。

禅斋近日谁还往,祇有西垣放逐臣。

(0)
注释
剃:剃掉。
霜髭:白胡子。
展旧真:露出本来面目。
僧中:僧侣之中。
三千戒:佛教的众多戒律。
诗里:在诗歌中。
僻寺:偏远的寺庙。
藓深:长满苔藓。
故山:故乡的山。
梦归频:经常在梦中返回。
禅斋:禅房。
西垣:皇宫西边,借指京城。
放逐臣:被流放的人。
翻译
我洗净胡须露出旧日真容,自己都怀疑眼前的是否是前世的我。
在僧侣中独自坚守着三千条戒律,闲暇时在诗的世界里消磨了七十个春天。
偏僻的寺庙苔藓丛生,很少有人来访,梦中常常回到故乡的山岭。
最近禅房还有谁常来,只有被流放到西垣的我。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赠朗上人》。王禹偁在诗中通过对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佛法修行的理解与尊重。

首句“净剃霜髭展旧真”表达的是僧人剃去俗世的胡须,展示出本真面目,象征着回归到最初的纯净状态。接着,“自疑容貌是前身”则透露出诗人对轮回转世观念的一种迷茫感受,好像在质疑自己的容颜是否与前生有关。

“僧中独守三千戒”指的是僧人在寺院中独自遵循佛教中的三千条戒律,这些戒律是佛教徒为了修行、净化心灵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紧接着,“诗里闲销七十春”则描写了诗人通过吟咏诗词来消磨岁月,虽然年华老去,但心境依旧平和。

“僻寺藓深人少到”形容的是偏远古寺的环境幽静而不为世人所知,树木长满了苔藓,人们难以到达。随后,“故山云好梦归频”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山川的留恋之情,常在梦中回到那片熟悉的云雾缭绕的山峦。

最后两句“禅斋近日谁还往,祇有西垣放逐臣”则是说最近有人问及寺院中的禅修情况,但只有被放逐的臣子才会前往那遥远的西边边塞之地。这不仅描绘出一幅僧人隐居的生活图景,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的日常修行、内心世界以及与自然环境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以及对精神境界追求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八达岭

突兀一峰起,迢迢向半空。

岭头挥落日,关外度春风。

石路回环步,溪流宛转通。

行人视杨柳,羌笛暮烟中。

(0)

过应山杨大洪故宅

黑风吹狱气阴阴,何处招魂慰夙心。

解脱龙渊归北寺,毒流狗监指东林。

大刀未试奸犹在,棋局翻残恨总沈。

每叹晚来邦国瘁,人亡何禁涕淋淋。

(0)

秦系山房

春山寂寂洞天幽,闻有高人此地留。

一夜桃花新涨急,石池犹认墨花浮。

(0)

今年春雨极多而吾乡水无储蓄四月中泄钱湖以种稻数日又竭有感而作·其二

宣房沛泽未全消,蒿目流民叹不毛。

万户尽资农部食,诸君谁念圣躬劳。

犹传淮泗河防亟,又报荆吴米价高。

天末逐臣如鴳鼠,惊心先在甬江皋。

(0)

独坐言怀

商飙袭华镫,志士生感伤。

回首平生怀,气结不能扬。

粤余昔髫鬌,逸翮凌云翔。

志旷违俗赏,才潜离世芳。

委怀属书剑,矢念结虞唐。

感叹驰慕思,白日流西光。

徘徊伏陇亩,坐卧空井乡。

清风响丛薄,明月映修廊。

幽居岂不美,抚己悲未央。

岐山有灵鸟,其名曰凤凰。

梧桐以为栖,竹实以为粮。

五采蔚相宣,异质挺文章。

翱游遍九垓,弃置忽若忘。

弃置何足叹,凤鸟非可常。

(0)

迎笑亭写望

满亭飞翠扑轻裾,大好风光画不如。

数摺晚山迷橘树,一竿秋水上鲈鱼。

室藏乌喙人何在,舟载蛾眉事恐虚。

转眼霸图销歇尽,而今赢得话樵渔。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