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世几灭顶,欲为多掣肘。
功名如浮云,于我亦何有。
惟兹华胥国,风土谙已久。
坐中可断取,聊试维摩手。
昏昏一卷书,兀兀三杯酒。
飘然到其乡,自觉乐而寿。
嗟我蒲柳姿,未老先已朽。
何尝慕管萧,但欲师广受。
未能脱羁束,洗濯愈瑕垢。
已矣姑两忘,蘧蘧学庄叟。
涉世几灭顶,欲为多掣肘。
功名如浮云,于我亦何有。
惟兹华胥国,风土谙已久。
坐中可断取,聊试维摩手。
昏昏一卷书,兀兀三杯酒。
飘然到其乡,自觉乐而寿。
嗟我蒲柳姿,未老先已朽。
何尝慕管萧,但欲师广受。
未能脱羁束,洗濯愈瑕垢。
已矣姑两忘,蘧蘧学庄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次韵谪居三适·午窗坐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涉世几灭顶,欲为多掣肘”描绘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挣扎,仿佛在深水中挣扎,难以自拔。接着“功名如浮云,于我亦何有”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认为这些虚无缥缈的事物对自己并无实际意义。
“惟兹华胥国,风土谙已久”中的“华胥国”比喻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诗人对其有着深厚的情感,渴望回归。接下来的“坐中可断取,聊试维摩手”则表明诗人希望在隐居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昏昏一卷书,兀兀三杯酒”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通过阅读书籍和饮酒来消磨时光,寻求心灵的慰藉。“飘然到其乡,自觉乐而寿”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感,认为这样的生活能带来内心的快乐和长寿。
最后,“嗟我蒲柳姿,未老先已朽”是对自身衰老的感慨,诗人意识到自己虽未至老年,但已显老态。“何尝慕管萧,但欲师广受”表明诗人并不羡慕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而是向往像广受一样的隐士生活。“未能脱羁束,洗濯愈瑕垢”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自由,但现实的束缚使他难以实现。“已矣姑两忘,蘧蘧学庄叟”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超脱态度,愿意像庄子一样,放下一切,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一种超脱态度。
公家东海滨,我昔共乡县。
今同寓鄂渚,十年不一见。
公从藩府典礼仪,入侍须早出每迟。
不将汎爱要乡誉,直以孤忠结主知。
雪松贞操寒逾劲,冰蘖清声老更驰。
府中诸彦皆人杰,政事文章称二绝。
重公质朴古人风,平揖下堂腰罄折。
身名俱泰心独悲,甘旨亲庭千里隔。
一朝海鹤寄云椷,阿翁已作蓬莱客。
仰观乔木战飘风,五内分崩面深墨。
我闻往吊始见公,我足蹒跚公发白。
相看话旧重咨嗟,少日风流那复得。
花明春泛越王湖,月皎秋寻贺公宅。
赏花弄月秋复春,诗酒清狂多故人。
直倚青年骄白日,岂知碧水扬黄尘。
从此东西各星散,我忆同游如梦幻。
秋风江上漫思鲈,夜雨关河愁听雁。
公当大事赐告归,片帆东下孤云飞。
里中长老久相待,一见喜极还沾衣。
傥问题诗者谁子,道即辽东丁令威。
《送蔡士廉舍人奔讣还四明》【元·丁鹤年】公家东海滨,我昔共乡县。今同寓鄂渚,十年不一见。公从藩府典礼仪,入侍须早出每迟。不将汎爱要乡誉,直以孤忠结主知。雪松贞操寒逾劲,冰蘖清声老更驰。府中诸彦皆人杰,政事文章称二绝。重公质朴古人风,平揖下堂腰罄折。身名俱泰心独悲,甘旨亲庭千里隔。一朝海鹤寄云椷,阿翁已作蓬莱客。仰观乔木战飘风,五内分崩面深墨。我闻往吊始见公,我足蹒跚公发白。相看话旧重咨嗟,少日风流那复得。花明春泛越王湖,月皎秋寻贺公宅。赏花弄月秋复春,诗酒清狂多故人。直倚青年骄白日,岂知碧水扬黄尘。从此东西各星散,我忆同游如梦幻。秋风江上漫思鲈,夜雨关河愁听雁。公当大事赐告归,片帆东下孤云飞。里中长老久相待,一见喜极还沾衣。傥问题诗者谁子,道即辽东丁令威。
https://shici.929r.com/shici/t5P3x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