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一峰起,迢迢向半空。
岭头挥落日,关外度春风。
石路回环步,溪流宛转通。
行人视杨柳,羌笛暮烟中。
突兀一峰起,迢迢向半空。
岭头挥落日,关外度春风。
石路回环步,溪流宛转通。
行人视杨柳,羌笛暮烟中。
这首清代诗人奉宽的《八达岭》描绘了一幅雄浑而宁静的山川景象。首句“突兀一峰起”,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八达岭山势的陡峭和独特,仿佛从大地中突然拔地而起。接下来的“迢迢向半空”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高耸入云。
“岭头挥落日”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在岭头缓缓落下,渲染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暗示着时光的流转。而“关外度春风”则将视线延伸至关外,春风拂过,象征着边关的生机与活力。
“石路回环步,溪流宛转通”细致刻画了山间小径的曲折与溪流的蜿蜒,行走其中,仿佛在欣赏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最后,“行人视杨柳,羌笛暮烟中”以行人的视角收束全诗,晚风中悠扬的羌笛声与依依杨柳相映成趣,增添了诗境的凄美与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八达岭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其雄伟壮观与宁静深远之美,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边关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