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到极浦,层空霭行云。
长剑抚玉珥,欲降云中君。
桂旗澹偃蹇,风驭何缤纷。
淹留岂予愿,沐浴空兰薰。
秋色到极浦,层空霭行云。
长剑抚玉珥,欲降云中君。
桂旗澹偃蹇,风驭何缤纷。
淹留岂予愿,沐浴空兰薰。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古代诗歌经典的追忆。
首句“秋色到极浦,层空霭行云”描绘了一幅秋日湖畔的景象,秋色渐浓,到达了湖边的尽头,天空层层叠叠,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长剑抚玉珥,欲降云中君”运用了象征手法,长剑代表诗人的理想与追求,玉珥则可能象征着高洁与美好,诗人想要接近云中的神仙,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向往理想的愿望。
“桂旗澹偃蹇,风驭何缤纷”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桂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自然界的神灵驾驭着缤纷的风,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神秘感。
最后,“淹留岂予愿,沐浴空兰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感慨。虽然留连于如此美妙的景致中,但又意识到这并非自己真正的愿望,或许是在感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或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现实与理想的反思。
皎皎入闱月,嗈嗈度云雁。
感物念同旅,凄矣起长叹。
图史在东序,朋宴喧华堂。
三星如连珠,调琴夜未央。
昔者与子别,怅怅天一隅。
今来不尽欢,枉作同城居。
搦管隔文囿,浃旬兴颇孤。
泛舸酌霞酿,迟尔鹊山湖。
君王爱小腰,锦带自结束。
二八入汉宫,罗荐生香玉。
玉香自不灭,宠盻每难终。
昔为菖蒲花,今为孤根蓬。
蓬飞绕天去,妾意何终极。
前时昭阳院,双燕栖罗幕。
燕燕上林飞,春归长信道。
雕舆竟不来,空长如茵草。
秋草有衰质,明月常素心。
班姬新乞扫,试鼓长信琴。
玉琴悬五丝,一丝一肠断。
空作白头吟,曲终独不见。
虞帝南征不复归,湘君日暮啼青衣。
秋风娜娜湘水冷,愁云化作清霜飞。
清霜著草草欲死,著竹竹黄印斑紫。
苍梧云色凝不流,夫君渺渺云上头。
曼声浣月正愁绝,何处雌凰声不歇。
蟠龙起舞潭水波,幽吟咽咽生盘涡。
痴云作雨老天泣,竹中奈此双愁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