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蔑洲浦,牵挽无复施。
我舟恃长风,风止将安为。
塌然委积水,坐被弱缆维。
市井隔峰岭,食尽行将饥。
长啸呼风伯,厄穷岂不知。
蓬蓬起东南,旗尾西北驰。
所望乃大谬,开门讯舟师。
舟师掉头笑,沿溯要有时。
溯者不少息,沿者长嗟咨。
飘风不终日,急雨常相随。
雨止风亦止,条条弄清漪。
我言未见信,君行自见之。
大水蔑洲浦,牵挽无复施。
我舟恃长风,风止将安为。
塌然委积水,坐被弱缆维。
市井隔峰岭,食尽行将饥。
长啸呼风伯,厄穷岂不知。
蓬蓬起东南,旗尾西北驰。
所望乃大谬,开门讯舟师。
舟师掉头笑,沿溯要有时。
溯者不少息,沿者长嗟咨。
飘风不终日,急雨常相随。
雨止风亦止,条条弄清漪。
我言未见信,君行自见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阻风》,描绘了诗人乘船遇风受阻的情景。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人的渺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坚韧。
首句“大水蔑洲浦,牵挽无复施”描绘了江面宽阔,水流湍急,船只难以控制的景象。接着,“我舟恃长风,风止将安为”表达了诗人对风力的依赖以及风停后可能面临的困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力量的对比。
“塌然委积水,坐被弱缆维”描述了风力减弱后,船只只能依靠薄弱的缆绳固定在水中,形象地展示了风力减弱后船只的无助状态。“市井隔峰岭,食尽行将饥”则通过描写食物即将耗尽,暗示了长时间受阻可能带来的生活困难。
“长啸呼风伯,厄穷岂不知”表达了诗人试图借助呼喊风神来改变现状的尝试,但又深知自然之力非人力所能控制。“蓬蓬起东南,旗尾西北驰”描绘了风向的变化,预示着风力的再次增强。
“所望乃大谬,开门讯舟师”表明诗人对风向变化的误判,以及向船夫询问情况的举动。“舟师掉头笑,沿溯要有时”则通过船夫的回应,暗示了风向变化的规律性,以及顺逆风航行的必要性。
“溯者不少息,沿者长嗟咨”描述了逆风而行的艰难与顺风而下的轻松,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适应。“飘风不终日,急雨常相随”强调了自然现象的瞬息万变,以及风雨过后恢复平静的景象。
“雨止风亦止,条条弄清漪”描绘了风雨过后,水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象征着困境后的宁静与希望。“我言未见信,君行自见之”则是诗人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以及对读者的鼓励,即亲身经历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复杂与多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智慧与坚韧,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陵上松柏青,群鹰据之巢。
健羽能击风,讵畏秋声高?
平坰产无兔,燕雀难为饕。
睥睨空濛间,积心亦已劳。
何如饮露蝉,不识秋叶彫。
遗蜕归自然,灵气还逍遥。
酒蛮不畏官,酒蛮醉如虎。
短髭左袒衣,霍霍坐磨斧。
昔行过其里,视为奇货居。
白昼关屋门,缚我当庭除。
东邻走相告,西邻去相避。
莫结酒蛮冤,莫受酒蛮气。
酒蛮亦有女,有女颜如花。
有女方炊茶,有妇方绩麻。
女儿走呼母,妇来酒蛮走。
稽首尊客前,酒蛮是吾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