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明 / 许天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小聚村墟入柳斜,青帘红槛两三家。

插花少妇低临水,藉草儿童乱掬沙。

莫论酒杯防药饵,还寻诗句答春华。

清风自觉生双腋,不待卢仝七碗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小聚村墟入柳斜”,以“小聚”点明村落规模不大,“村墟”则直接指向了乡村聚落,而“入柳斜”则通过柳树的倒影,营造出一种柔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青帘红槛两三家”,用“青帘”和“红槛”分别指代酒旗和门框,色彩对比鲜明,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场景,又不失温馨与和谐。

“插花少妇低临水,藉草儿童乱掬沙”这两句,通过“少妇插花”和“儿童玩沙”的细节,生动地刻画了乡村妇女的优雅与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细腻情感和自然乐趣。少妇低头临水插花,不仅表现了她的美丽与闲适,也暗示了她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而儿童在草地上随意玩耍,展现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状态。

后半部分“莫论酒杯防药饵,还寻诗句答春华”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愉悦的态度。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需过分担忧生活琐事,只需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清风自觉生双腋,不待卢仝七碗茶”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因感受到清风拂面而内心愉悦,仿佛不需要像唐代诗人卢仝那样喝七碗茶就能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就已经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与满足。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他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愉悦的向往,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作者介绍

许天锡
朝代:明

(1461—1508)明福建闽县人,字启衷,号洞江。弘治六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与言官何天衢、倪天明并负时望,人称“台省三天”。正德初,奉使封安南,在道进都给事中。三年还,见刘瑾肆虐,敢言者皆被贬斥,遂疏发刘瑾侵匿内库财物数十事,然后自经尸谏。一说瑾惧天锡发其罪,夜令人缢杀之。有《黄门集》。
猜你喜欢

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其四

险阻思安土,乐天安可忘。

念彼同怀子,暌别令心伤。

天地尚回转,日月会有常。

咫尺乃千里,何况道路长。

滁云耿悬榻,婺雨暗山房。

摩挲旧题句,中夜梦连床。

(0)

郭总戎世臣见过石泉

疏慵自分只渔樵,故向深山小结巢。

两日明公来对酒,一壶聊下树头瓢。

(0)

赠毛按治·其一

拥絮烘炉也据床,连旬卧病破茅堂。

今年岭表寒尤甚,都说西台御史霜。

(0)

恭和圣制作字以赐·其一

深居恭默养天真,藻思风生笔有神。

珍赐宝藏期百世,馀光犹足耀乡邻。

(0)

寄从弟叔诚

得失功名非易计,纷纭世故总难知。

心能顺道何须问,行不愧天胡可疑。

笑把菊花酬晚景,休疑桃李占春曦。

满天风月闲开眼,长入醉乡无是非。

(0)

自咏

老夫半岁不出门,斗室兀坐天地宽。

瓦瓶不脱二斗粟,老菜一根三日餐。

冬天气寒风飒飒,幸有木绵粗布衲。

何人笑我贱与贫,留得馀资供伏腊。

渊明不免乞食时,我生岁月长无饥。

渊明有子不识字,儿今读遍千家诗。

颜回短命三十二,我已行年四十四。

古来贤豪各如此,敢不低头拜天地。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