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功名非易计,纷纭世故总难知。
心能顺道何须问,行不愧天胡可疑。
笑把菊花酬晚景,休疑桃李占春曦。
满天风月闲开眼,长入醉乡无是非。
得失功名非易计,纷纭世故总难知。
心能顺道何须问,行不愧天胡可疑。
笑把菊花酬晚景,休疑桃李占春曦。
满天风月闲开眼,长入醉乡无是非。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仲所作,名为《寄从弟叔诚》。诗中表达了对人生得失与世事纷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追求。
首联“得失功名非易计,纷纭世故总难知”,诗人以深沉的语气指出,人生的得失与功名并非轻易可测,世间的种种变故更是难以完全理解。这两句诗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引人深思。
颔联“心能顺道何须问,行不愧天胡可疑”,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修养与行为的道德准则。他认为,只要内心遵循正确的道路,就不必再追问;行事不违背天理,自然无需怀疑。这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和内心世界的重视,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正直的重要性。
颈联“笑把菊花酬晚景,休疑桃李占春曦”,诗人通过描绘晚秋时节,以菊花自比,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他以桃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繁华,暗示自己虽已步入晚年,但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不会因外界的荣华而动摇内心的平静。
尾联“满天风月闲开眼,长入醉乡无是非”,诗人以开阔的视野和豁达的心胸,面对世间的一切,无论是自然美景还是生活琐事,都能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去欣赏和体验。他希望长久地沉浸在心灵的宁静之中,远离世俗的是非,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道德追求及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喜仙山诞果,百年事、未为迟。
正华馆春融,红裁锦褓,翠揭犀帏。
天公要成双美,五年间、两送玉麟儿。
表表食牛豪气,亭亭玉树风姿。
丹山长养羽毛奇,梧竹岂终栖。
看鸣盛朝阳,览辉阿阁,浴采天池。
声名直追三凤,笑燕山、落后月中枝。
为报青霄鹓鹭,九成伫让来仪。
孤芳无主,被西风、送与一天愁色。
顾影含羞还有恨,彩笔怎生描得。
蘋白如矜,蓼红自倚,真意谁能识。
影娥池古,晚妆犹剩香墨。
惆怅别浦芳洲,水云静处,佩冷菱歌寂。
幽梦偶随归燕化,荏苒乌衣消息。
浊世堪惊,细尘易染,清泪空狼籍。
江南望断,一痕月照凉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