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凝寒碧楚山秋。夕阳敛尽山头。
长江无语向东流。目断归舟。
红叶题残旧恨,翠眉蹙破新愁。月明雁字影悠悠。
人依西楼。
烟凝寒碧楚山秋。夕阳敛尽山头。
长江无语向东流。目断归舟。
红叶题残旧恨,翠眉蹙破新愁。月明雁字影悠悠。
人依西楼。
这首明代陈霆的《画堂春·其一》秋眺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图景,展现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愁绪。
"烟凝寒碧楚山秋",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秋意浓厚、烟雾缭绕的凄清氛围,楚山在寒烟中显得更加苍茫,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夕阳敛尽山头",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山头,将山色染成一片金黄,然而随着夕阳的消失,山头的景色也渐渐收敛,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孤独感。
"长江无语向东流",长江默默无声地向东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诗人对远方的无尽思念。"目断归舟",诗人遥望江面,期待着远方的归舟,却只见江水东流,不见归人,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挂念。
"红叶题残旧恨,翠眉蹙破新愁",通过红叶和翠眉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红叶象征着秋天的凋零,寓含着旧日的遗憾;翠眉紧蹙,则形象地表现出新添的愁苦,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沉。
最后,"月明雁字影悠悠。人依西楼",月光皎洁,大雁南飞,留下长长的雁影,诗人独自倚靠西楼,望着这景象,更显孤独与落寞。雁阵的远去,似乎带走了他的希望,而他只能在西楼中默默承受这份无尽的相思之苦。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远方的深深眷恋,是一首富有秋意和离愁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