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贵门卜筑》
《贵门卜筑》全文
宋 / 李易   形式: 古风

乱后亦择居,筮山山辄许。

居民百馀家,喜甚手欲舞。

云久闻公名,此幸殆天与。

感兹郑重意,时节共鸡黍。

剡川非沃野,地僻民更窭。

趁时务撷茗,馀力工捣楮。

寡妇念遗秉,洿池怜数罟。

我欲教耦耕,尽力循南亩。

桃杏种连山,深居可长处。

东邻有节士,酒酣乃发语。

公昔起布衣,高谊掩前古。

亲擢类平津,决见逢真主。

两宫伫六飞,万乘思一举。

交侵正倔强,蜂起益旁午。

浩然公独归,偶出宁有补。

默塞复何言,长叹汗如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战乱之后,一位名为李易的诗人对一位选择新居的官员的赞美和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这位官员审慎选择居住地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其高尚品德的颂扬。

首先,诗中提到“乱后亦择居,筮山山辄许”,说明在战乱之后,人们在选择居住地时更加谨慎,而这位官员却能得到山神的应允,选择了一处理想的居所。这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暗示了这位官员的德行得到了自然的庇佑。

接着,“居民百馀家,喜甚手欲舞”描绘了当地居民对这位官员到来的喜悦之情,他们手舞足蹈,表达着内心的欢愉。这种场景不仅展现了社区的和谐氛围,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好官的期待和欢迎。

“云久闻公名,此幸殆天与”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名声的敬仰,认为他的到来是上天的恩赐。这不仅是对官员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官员为民众带来福祉的赞颂。

“感兹郑重意,时节共鸡黍”则进一步强调了官员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深厚情谊,通过共同的节日和食物,加深了彼此的联系,体现了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随后,诗中描述了剡川地区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困苦的现状,但通过勤劳耕作,种植茶叶和造纸,以及帮助寡妇和保护渔网,展现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效仿这位官员,教导村民采用耦耕法,亲自耕作南亩,种植连绵的桃杏树,以求得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中还提到了东邻的一位节士,在酒宴上发表的感慨,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德的颂扬,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和谐与道德价值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易
朝代:宋

李易(?~一一四二),字顺之,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三年,为江阴军签判。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擢太常博士,迁中书舍人,出知扬州。官至敷文阁待制。十二年,卒于秀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两宋名贤小集》卷一八四存有《李敷文诗集》一卷。事见《宋历科状元录》卷五,今录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赠山翁

箐果崖芝日足餐,卖薪时亦下云端。

邻家有酒常同醉,晚岁无衣不叹寒。

黑白石充棋子用,青黄树当历头看。

须眉不愧商山皓,可待为人作羽翰。

(0)

谢张慵庵文焕见访

两年梦寐记冰姿,再挹丰标胜旧时。

形秽自怜吾更老,味同乃幸独相知。

幽花野竹频移座,薄酒清茶共说诗。

晚色柴门挂新月,玉骢欲上步犹迟。

(0)

送陆君重五首·其二

谓世无廉吏,吾犹见此人。

政声口碑在,阴德□□新。

薄俗难开眼,亨途易致身。

一清当百浊,端肯混光尘。

(0)

次韵感学事二首·其二

战鼙惊倒白头翁,慨想青衿旧日风。

或厌三场争小技,孰知一目网群雄。

齑盐此地涵濡久,藻鉴他时赏拔公。

松老槐颠异畴昔,定应穷极道还通。

(0)

生日再书

汤饼随缘和酱醯,六年三潦念民饥。

重逢白发人生日,愿见黄梅雨止时。

诗好远过千岁寿,家贫深负五男儿。

许身稷契杜陵老,岂谓残生乃至斯。

(0)

五月十一日生朝三首·其二

本非高蹈挂朝冠,自是危途举足难。

世上十年人不识,山中五月夜犹寒。

感风垂死骨骸痛,止酒近旬杯杓乾。

牵率亲朋致嘉惠,时危敢作等閒看。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