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感学事二首·其二》
《次韵感学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战鼙惊倒白头翁,慨想青衿旧日风。

或厌三场争小技,孰知一目网群雄。

齑盐此地涵濡久,藻鉴他时赏拔公。

松老槐颠异畴昔,定应穷极道还通。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次韵感学事二首(其二)》。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于书卷之学的执着。

“战鼙惊倒白头翁”,这里的“战鼙”指的是战争中的鼓声,“白头翁”则是形容年迈老人的样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光的渴望,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慨想青衿旧日风”,“慨想”意味着深思或感慨,“青衿”则是古代学者装束的一部分,象征着文人的身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从前学习时光的怀念,那时候的风貌依然在心中。

“或厌三场争小技”,“三场”可能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三级考核,“争小技”则是指为了取得仕途而展现的文学才能。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当时科举制度的不满,认为它只强调形式和技巧。

“孰知一目网群雄”,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有许多英雄人物被困在这种考试制度中,也很难有人能够识破这套系统的局限性。

“齑盐此地涵濡久,藻鉴他时赏拔公”,这里诗人用了“齑盐”比喻长时间的积淀,“涵濡”则是润泽的意思,指学问和道德的修养。“藻鉴”是古代对人才的选拔过程,“赏拔公”则是公正无私地选拔人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长期积累学问,以及期待未来能够公平选拔优秀人物的愿望。

“松老槐颠异畴昔”,“松老”指的是古松,“槐颠”则是指槐树,“异畴昔”则意味着与过去不同。这两句诗表达了自然界中岁月流转的变化,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感慨。

“定应穷极道还通”,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学问之道的追求,即使在困难和挫折中,也要坚持到底,终将达到理解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反映出他对于个人学业、时代变迁以及社会理想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次桑善止韵是日廉夫杨尹见访

发脱冠欹衰态多,日长犹赖饮无何。

阿对泉头布衣老,谢公墩上美人过。

青松岂代麈尾柄,如意莫击珊瑚柯。

挍书天禄馀事耳,迟子考槃同涧阿。

(0)

台掾萨天锡求识予面而之燕南八月十四夜风雨宿菌阁绝句七首明日追寄之·其二

鹤台道民掩柴扃,雁门才子宿寒厅。

恰有金华一樽酒,且置茅家双玉瓶。

(0)

东汉高士咏十四首·其十四法真

逃名名我随,避名名我追。

去去南北山,与世从此辞。

(0)

雪晴

日照九逵银路直,天开四面玉楼寒。

无边景物谁收拾,分付诗人独倚栏。

(0)

凭阑

晚晴公馆有馀閒,独上危楼望远山。

散尽白云收尽雨,归鸦背得夕阳还。

(0)

同完颜惟洪至楼观闻耗

蓬莱隔沧海,虎豹护天关。

白发知谁免,青牛竟不还。

茶分丹井水,诗入草楼山。

顾我负何事,区区鞍马间。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