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步虚辞十首·其十》
《步虚辞十首·其十》全文
隋朝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至真无所待,时或辔飞龙。

长斋会玄都,鸣玉叩琼钟。

十华诸仙集,紫烟结成宫。

宝盖罗太上,真人把芙蓉。

散花陈我愿,握节徵魔王。

法鼓会群仙,灵唱弥不同。

无可无不可,思与希微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充满了道教文化的神秘色彩。诗人以“至真无所待”开篇,点明了道家追求的境界——一种超越世俗、纯净无为的状态。接着,“时或辔飞龙”一句,运用了神话中的元素,飞龙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力量和速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超越现实束缚的向往。

“长斋会玄都,鸣玉叩琼钟”,描述了在道教圣地玄都进行斋戒聚会的场景,钟声清脆悦耳,玉佩相击,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而又不失和谐宁静的氛围。这不仅体现了道教仪式的庄重,也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平和与专注。

“十华诸仙集,紫烟结成宫”,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奇幻与神秘。十朵华美之花象征着十方世界,诸位仙人汇聚于此,紫烟缭绕,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门户,构建了一个充满灵性的空间。

“宝盖罗太上,真人把芙蓉”,描绘了仙人们所处环境的奢华与神圣,宝盖象征着庇护与尊贵,太上即为道教中至高无上的神灵,而真人手持芙蓉,则体现了仙人的纯洁与超凡脱俗。

“散花陈我愿,握节徵魔王”,表现了修行者通过散花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同时握节(象征坚定)以征伐邪恶力量,展现了他们既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美好,又勇于面对并克服世间不公的决心。

“法鼓会群仙,灵唱弥不同”,法鼓是佛教和道教仪式中常用的法器,这里用来象征修行者们共同的法音,汇聚了众仙的灵唱,虽然各具特色,但共同构成了宇宙和谐的旋律。

“无可无不可,思与希微通”,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与追求,认为在道的面前,一切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但又不必执着于形式,而是要与宇宙的微妙之道相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对自然和谐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颂古十九首·其十八

□世如来一口吞,故山深静月黄昏。

光分顶后千门晓,坐看春回入烧痕。

(0)

雪堂仍旧老师和予送可师新字韵见招复作五首寄之兼呈无證·其二

不触波澜手,而彰名句身。

向来天上寺,得此眼中人。

一别湘湖路,三回岭海春。

何时清夜坐,听我话韶新。

(0)

谢丹山秀首座竹筇·其一

老身一衲百无营,病骨人惊太瘦生。

多谢枝筇解扶我,松阴石上听溪声。

(0)

颂古·其三

庐陵米价忽相酬,巨宋山河四百州。

青草渡头韩干马,绿杨阴里戴嵩牛。

(0)

禅人写师真请赞·其一

早依圜悟,晚住林泉。无门雪屈,遍界声冤。

对天子廓摩醯首罗眼,提杨岐金圈栗棘蓬禅。

神仙秘诀,父子不传。

平地放开缚虎手,等闲迸出拦胸拳。

(0)

国清振锡桥

五峰翠挼蓝,双涧声振锡。

中有老频螺,倒吹无孔笛。

不许行云作伴归,谁来蹋破苍苔迹。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