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幽静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和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新家孟城口”一句,以“新家”二字开篇,设定了一个新的居所,地点则是古老的孟城口旁。这里的“新家”可能并不意味着诗人本人的新居,而是一种环境描写,用以引出下文。
紧接着,“古木馀衰柳”,通过对古树和残旧柳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沧桑变化、时光流转之感。古木代表了历史的沉淀,馀衰柳则象征着岁月的摧残。
“来者复为谁”一句,以问代答的形式,表达诗人对过往人物的追思。这里的“来者”,是指那些曾经在孟城口留下足迹的人们。而“复为谁”,则是在询问这些昔日之人,如今又成了谁,是继续留在这片土地上,还是随风而去。
最后,“空悲昔人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曾经存在过、如今已不再的人物的深深哀伤。这里的“空悲”,是指那种无尽的怀念,而“昔人有”,则是在感慨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如今都已经不复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孟城口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古人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旅程看驿道,西去兴何如。
南国秋霖后,斜阳树影疏。
野光飞翠羽,溪艳照红蕖。
好去朝端客,人争草荐书。
江流出岷蜀,万折东南倾。
兹山若巨舫,势欲扼沧溟。
天高象教尊,海岳朝百灵。
云水渺四极,下上涵日星。
朱甍倚霄汉,倒影鱼龙惊。
重游十年旧,挂席鸥鸟轻。
维扬魏公幕,回首剑戟明。
行都望北固,铁瓮高峥嵘。
孤舟系烟月,六尺僧窗横。
印师支远俦,静对如风铃。
旷怀怜此翁,得法世虑平。
尘劳霜发秃,风月冰壶清。
乞诗写崖壁,指月双浮萍。
孤竹两高人,不止一清字。
平生不念恶,和气满天地。
后来展禽氏,但以和得声。
至其不易介,耿耿秋旻清。
达人盖存我,不与外物较。
冥观莹方寸,随俗等喧闹。
由其有内外,所以立二名。
要知出处间,何往非通明。
入与神明居,如月出秋水。
出与尘坌交,如莲在泥滓。
莲虽不拒泥,终不与泥同。
月岂必在水,亦在潢污中。
由然与之俱,餔糟汩其泥。
退而省其私,炯若清庙圭。
昔者吾先师,不拒中牟费。
所贵不磷缁,不贵作同异。
当时解此转,惟有颛孙生。
于人无不容,自有嘉与矜。
嗟哉道不明,智过愚不及。
清为水底魂,浊为瓜上集。
乡愿乘间起,遂处二者间。
不夷亦不惠,以此容其奸。
吾道大明镜,皎皎当空垂。
物来无拣择,随尔多妍媸。
终然不失我,光景湛如一。
不落内外尘,亦不中间立。
我学不至此,颇识此中情。
意语不成诗,往作轩中铭。
《题袁才举明景轩诗》【宋·项安世】孤竹两高人,不止一清字。平生不念恶,和气满天地。后来展禽氏,但以和得声。至其不易介,耿耿秋旻清。达人盖存我,不与外物较。冥观莹方寸,随俗等喧闹。由其有内外,所以立二名。要知出处间,何往非通明。入与神明居,如月出秋水。出与尘坌交,如莲在泥滓。莲虽不拒泥,终不与泥同。月岂必在水,亦在潢污中。由然与之俱,餔糟汩其泥。退而省其私,炯若清庙圭。昔者吾先师,不拒中牟费。所贵不磷缁,不贵作同异。当时解此转,惟有颛孙生。于人无不容,自有嘉与矜。嗟哉道不明,智过愚不及。清为水底魂,浊为瓜上集。乡愿乘间起,遂处二者间。不夷亦不惠,以此容其奸。吾道大明镜,皎皎当空垂。物来无拣择,随尔多妍媸。终然不失我,光景湛如一。不落内外尘,亦不中间立。我学不至此,颇识此中情。意语不成诗,往作轩中铭。
https://shici.929r.com/shici/pK4Z9nJ5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