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寂寂听因缘。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何执中之手,名为《句》。在“香山寂寂听因缘”这句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
“香山寂寂”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的画面,香山可能指的是某座具有宗教或文化意义的山峰,其“寂寂”二字则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空灵,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样的景象往往能激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宇宙真理的追寻。
“听因缘”则直接指向了佛教中的“因果律”概念,即世间万物皆由因果关系所驱动,一切现象皆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在这里,“听”字赋予了这一抽象概念以行动色彩,仿佛是在邀请读者或自己去倾听、去理解这背后的深层联系与规律。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更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宇宙秩序的尊重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句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静美,又蕴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中观梅
一冬妍晴春意早,微茫已到閒花草。
山翁平生见事迟,未缉牛衣编稻藁。
明日是春那得寒,玄冥不作寻常看。
交割与春排当处,万里瑶林列银树。
茅庵有诗人,肺渴方生尘。
不知谁何驷六虬兮上天作乐府,落笔殿前如有神。
帝咨汝岳锡圭土,佚以宽閒之野寂寞滨。
玉田界天旁无邻,有梅百本为宾亲。
昨夜枝上犹是月,今日枝上浑是雪。
春工未必办此奇,纵使巧迟宁速拙。
雪诗不当梅花诗,诗成合报孤山知。
老逋醉眠呼不醒,霜竹付与何人吹。
古声久不入俚耳,有诗宁似无诗时。
自撼枝头供一嚼,了了此心清净觉。
谓为梅又冷冰冰,道是雪来香莫莫。
《雪中观梅》【宋·方岳】一冬妍晴春意早,微茫已到閒花草。山翁平生见事迟,未缉牛衣编稻藁。明日是春那得寒,玄冥不作寻常看。交割与春排当处,万里瑶林列银树。茅庵有诗人,肺渴方生尘。不知谁何驷六虬兮上天作乐府,落笔殿前如有神。帝咨汝岳锡圭土,佚以宽閒之野寂寞滨。玉田界天旁无邻,有梅百本为宾亲。昨夜枝上犹是月,今日枝上浑是雪。春工未必办此奇,纵使巧迟宁速拙。雪诗不当梅花诗,诗成合报孤山知。老逋醉眠呼不醒,霜竹付与何人吹。古声久不入俚耳,有诗宁似无诗时。自撼枝头供一嚼,了了此心清净觉。谓为梅又冷冰冰,道是雪来香莫莫。
https://shici.929r.com/shici/9yeCzV.html
听琴
宁食三斗尘,不受缓歌双黛颦。
宁食三斗葱,不受急管融春风。
吾二三子相知心,平时比之双南金。
扣门剥啄倒屐出,喜我谓我山水淫。
墙头呼酒意颇急,何以侑之霹雳琴。
太虚为室月为烛,悠然此意无古今。
山空江静夜如水,但见四岸花木深。
大声久不入众听,谁复好古同风襟。
自非我辈但痴坐,哙等之俗难砭针。
次韵程少章投赠
十稔眠半村,一醉子万象。
向来此方寸,甚矣似元亮。
钓石自寒烟,谁知太公望。
北山忽移文,猿鹤费寻访。
老夫竟何有,豪夺牛背上。
时时梦中归,樵笛故悲壮。
始予斥祈下,天地方絪缊。
纲常几何在,枭啸千乾文。
林希亦入耳,掷笔争书勋。
群憸并附和,四面皆楚军。
当时此事集,不可夷狄闻。
风雷忽飞厉,圣矣尧舜君。
方今紫宸朝,落落尽圭璧。
予虽草茅士,亦有二三策。
不愁衫故青,所恨头尽白。
古人如可作,雅欲分半席。
谁当为斧斤,恐不中柱石。
一官乞閒外,此计吾已必。
平生刚直胸,不肯偶土木。
谏书上文石,亲见天穆穆。
诸贤忍不言,诺诺恐非福。
急回狂澜倒,何啻焦釜沃。
如闻左珰横,尔音乃金玉。
因声讯诸贤,往事炳如烛。
蹇驴灞桥雪,可人天一方。
理乱了不闻,衫袖走郎当。
老石卧白云,采蕨山之阳。
谨毋事笔砚,霜月雕肝肠。
买船予亦东,一棹摇寒光。
当洗老瓦盆,迟君醉溪堂。
《次韵程少章投赠》【宋·方岳】十稔眠半村,一醉子万象。向来此方寸,甚矣似元亮。钓石自寒烟,谁知太公望。北山忽移文,猿鹤费寻访。老夫竟何有,豪夺牛背上。时时梦中归,樵笛故悲壮。始予斥祈下,天地方絪缊。纲常几何在,枭啸千乾文。林希亦入耳,掷笔争书勋。群憸并附和,四面皆楚军。当时此事集,不可夷狄闻。风雷忽飞厉,圣矣尧舜君。方今紫宸朝,落落尽圭璧。予虽草茅士,亦有二三策。不愁衫故青,所恨头尽白。古人如可作,雅欲分半席。谁当为斧斤,恐不中柱石。一官乞閒外,此计吾已必。平生刚直胸,不肯偶土木。谏书上文石,亲见天穆穆。诸贤忍不言,诺诺恐非福。急回狂澜倒,何啻焦釜沃。如闻左珰横,尔音乃金玉。因声讯诸贤,往事炳如烛。蹇驴灞桥雪,可人天一方。理乱了不闻,衫袖走郎当。老石卧白云,采蕨山之阳。谨毋事笔砚,霜月雕肝肠。买船予亦东,一棹摇寒光。当洗老瓦盆,迟君醉溪堂。
https://shici.929r.com/shici/hEwfng3Vv.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