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
《雨中》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春泥得雨滑于镜,晓树带云淡似图。

只作寻诗看便了,梅花曾识灞桥驴。

(0)
注释
春泥:指春天湿润的土壤。
雨:雨水。
滑于镜:比镜子还要光滑。
晓树:清晨的树木。
带云淡似图:挂着云雾,犹如画卷一般。
寻诗:寻找诗意或灵感。
看便了:看看就足够了。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曾识:曾经见识过。
灞桥驴:典故,指唐代诗人韩愈在长安时骑驴过灞桥,后人常用以代指诗人。
翻译
春天的泥土经过雨水滋润变得像镜子一样光滑
清晨的树木带着淡淡的云雾,如同画中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细雨后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感受,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开篇两句“春泥得雨滑于镜,晓树带云淡似图”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细雨后泥土湿润如同镜面一般光滑,而早晨的树木则像是被轻纱笼罩,宛如画中之景。这种写法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给人以柔和宁静的感觉。

第三句“只作寻诗看便了”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诗意,观赏自然之美的悠然心境。这里的“只作寻诗看便了”也许是在暗示,这样的景象本身就是最好的诗意,不需要过多修饰和刻意雕琢。

最后一句“梅花曾识灞桥驴”,则是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某个地方与梅花有过交集,而那里的梅花似乎认得穿梭其间的小驴。这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色,也透露出诗人的独特记忆和情感寄托。这里的“灞桥”可能是指古代的一处名胜,通过这样的细节,让人联想到诗人对那段往事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宁静,既有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也有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深邃内涵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萧然之叹和渊明贫士七诗今去重九三日尔仆以新谷未升方绝粮是忧至于樽俎又未暇计也因诵靖节贫士诗及坡翁所和者辄复用韵·其二

渊明生乱世,何意争鹤轩。

念归非一日,寓说因田园。

不嗟瓶储空,宁叹灶绝烟。

声名向千载,谁得加磨研。

孟轲论尚友,我亦佩此言。

古人未易诬,今代无兹贤。

(0)

予方作书招成父入山成父亦移书招予出县报以两绝·其二

乏食宁忧陈蔡厄,堆案自有班左书。

不嫌荒寂肯来过,草径已教童子锄。

(0)

书事·其三

贫非事烹煎,病止治药物。

乌薪鬻之市,束缚论寸尺。

烟浮多稚松,质重非老栎。

炽焰忽复然,寒灰已成积。

(0)

口占三首·其一

殷勤语舟子,举棹莫匆匆。

恐怕鸳鸯伴,飞息不得同。

(0)

十一月晦日欲雪

九月不雨至于腊,北风忽来吹作雪。

竹头抢地何肯低,梅面著沙终自洁。

书生好奇甘忍冻,屡起推窗探云物。

虽然亦有过计忧,忧怕水仙重蜕骨。

(0)

伯威和章记祥符定交云尔蕃之次韵曾未及此再用韵作二首后一首重寄伯山尚留太和伯威诗乃去腊既望写四月晦蕃始得之·其一

前贤嗟不及,夫子盖其流。

海内闻诗熟,言间惬意投。

午暄同静庑,暮雪阻高楼。

别似崇晨耳,一年今半休。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