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不雨至于腊,北风忽来吹作雪。
竹头抢地何肯低,梅面著沙终自洁。
书生好奇甘忍冻,屡起推窗探云物。
虽然亦有过计忧,忧怕水仙重蜕骨。
九月不雨至于腊,北风忽来吹作雪。
竹头抢地何肯低,梅面著沙终自洁。
书生好奇甘忍冻,屡起推窗探云物。
虽然亦有过计忧,忧怕水仙重蜕骨。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以农历十一月晦日为背景,展现了久旱无雨,直至岁末才降下雪花的气候特点。诗人通过对“竹头抢地何肯低”和“梅面著沙终自洁”的细腻描绘,赞美了竹子坚韧不屈的精神和梅花在恶劣环境中的高洁品质。书生虽好奇雪景,但又担心过度寒冷可能对水仙(可能指植物或象征性的人物)造成伤害,担心它会像蛇类冬眠时脱皮一样面临生存挑战。整首诗寓言性强,借自然景象寄寓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家赵蕃对于坚韧与忧虑的深刻思考。
主人同露坐,明月在高台。
咽咽阴虫叫,萧萧寒雁来。
影摇疏木落,魄转曙钟开。
幸免丹霞映,清光溢酒杯。
大贤当佐世,尧时难退身。
如何丹霄侣,却在沧江滨。
柳色变又遍,莺声闻亦频。
赖逢宜春守,共赏南湖春。
营道知止足,饰躬无缁磷。
家将诗流近,迹与禅僧亲。
放旷临海门,翱翔望云津。
虽高空王说,不久山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