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释奠武成王乐章.迎俎酌献》
《释奠武成王乐章.迎俎酌献》全文
唐 / 于邵   形式: 古风

五齐絜,九牢硕。梡橛循,罍斝涤。进具物,扬鸿绩。

和奏发,高灵寂。虔告终,繁祉锡。昭秩祀,永无易。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邵的作品,名为《释奠武成王乐章》。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功德、庆祝盛典的宫廷乐歌。在古代中国,乐歌不仅仅是音乐艺术的体现,也常常带有深厚的政治和文化寓意。

"五齐絜,九牢硕。梡橛循,罍斝涤。" 这几句描绘的是一种庄重而又精美的宫廷礼仪之景象。"五齐絜"可能指的是不同材质或颜色的丝线编织物,代表着多样的贡品;"九牢硕"则可能是对祭祀时所用的器具进行的描述,显示出一种神圣庄严的气氛。"梡橛循"和"罍斝涤"则似乎在形容礼仪中的酒水和食物,体现了一种精致和纯净。

"进具物,扬鸿绩。" 这两句表达了对皇帝功德的颂扬与庆祝之情。"进具物"可能是指向皇帝献上的贡品或礼物,而"扬鸿绩"则是在赞美皇帝所成就的事业和功绩。

"和奏发,高灵寂。虔告终,繁祉锡。"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祥和、神圣的氛围。"和奏发"可能指的是乐曲的演奏,"高灵寂"则是在形容一种超然脱俗的精神状态;"虔告终"可能是祭祀仪式结束时的情况,而"繁祉锡"则是对皇帝恩泽深远的赞美。

最后,"昭秩祀,永无易。" 这两句强调了礼仪的庄重和皇权的恒久不变。"昭秩祀"可能是在强调祭祀活动的明显和正当,而"永无易"则是对皇帝地位稳固和政权长存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礼仪、贡品、乐曲、祭祀等多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繁华盛大的朝代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皇权的尊崇与歌颂。

作者介绍

于邵
朝代:唐

于邵[唐](公元七一三年左右至七九三年左右)字相门,其先自代来,为京兆万年人。于邵约生于唐玄宗先天二年,约卒于德宗贞元九年,年八十一岁。天宝末,第进士。以书判超绝,补崇文校书郎。繇比部郎中,为道州刺史。未行,徙巴州,平獠民之乱。后以谏议大夫知制诰,进礼部侍郎。朝廷大典册,必出其手。德宗时,为太子宾客。与宰相陆贽不平,出为杭州刺史。久疾求告,贬衢州别驾。徙江州,卒。邵著有文集四十卷,(新唐书志及旧唐书本传)行于世。
猜你喜欢

城西龙祠二首·其二

林密溪寒锦浦西,千年灵宇旧凭依。

竹村迎路堪行乐,麦垄连云已应祈。

诗将早从吟社去,游人暮到醉乡归。

隼旟莫倦徘徊久,化日舒长未夕辉。

(0)

二月一日郡郊赏花得郊字

春仲方迎朔,花农已满郊。

晓园香散路,晴树锦垂梢。

耽胜为高会,通欢有淡交。

芳时去尤速,吟赏莫轻抛。

(0)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其三

谪宦寓湖南,憔悴变容质。

老怀极孤穷,益友最亲密。

高轩喜陪从,雅会烦揖屈。

馨香袭芝兰,文采辉陋荜。

谈辩虽纵横,仪范甚专一。

每闻阳春曲,钦诵不敢佚。

遂将蜀溪纸,连写渐成帙。

惭非高尚者,思古感事物。

当时郢楚士,英秀尽簪绂。

池台今何在,冠剑久沦失。

我忧复辽远,试听暮鸣瑟。

何时还敝庐,一奠九泉骨。

此心实虔望,昭昭有如日。

未尝果山柑,且馔湘江栗。

(0)

题福唐津亭

溪山龙虎蟠,溪水鼓角喧。

中宵乡梦破,六月夜衾寒。

风雨生残树,蛟螭喜怒澜。

殷勤祝舟子,移棹过前滩。

(0)

代人进太皇挽词·其五

导骑鸣鞭去,魂车恋阙迟。

梓宫何处宿,幄殿夕阳时。

天上有名姓,人閒无路歧。

三泉深百尺,神御复何之。

(0)

送李守

莫说真州南畔路,楚望亭南路已遥。

只可寄声来见问,更难折简去相招。

船头何处逢秋水,山下谁家把酒瓢。

且趁潮行急摇橹,到江州后更无潮。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