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赞纶扉属秉衡,何须内主诉分明。
他年远走蓝关雪,多为碑词有不平。
参赞纶扉属秉衡,何须内主诉分明。
他年远走蓝关雪,多为碑词有不平。
这首诗《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首(其四)》由金朝觐在清代所作,描绘了历史人物李愬雪夜奇袭蔡州的壮举,充满了英雄气概和历史的厚重感。
“参赞纶扉属秉衡”,开篇即以“参赞”之职,形象地描绘了李愬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过程。“纶扉”指宫门,“秉衡”则象征着主持国政,这一句既展现了李愬的政治地位,也暗示了他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的智慧。
“何须内主诉分明”,此句则表达了对皇帝直接干预军事行动的质疑,强调了李愬独立决策的能力和自信。在古代战争中,君主往往直接指挥或干涉军事行动,而李愬却能自主判断,显示出他的果敢与决断力。
“他年远走蓝关雪,多为碑词有不平”,最后两句通过想象李愬远征时的艰苦环境,以及可能遭遇的不公与挫折,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蓝关雪象征着艰难险阻,而“碑词有不平”则暗含了对英雄事迹被误解或遗忘的忧虑。这两句不仅赞美了李愬的英勇,也流露出对历史公正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愬雪夜奇袭蔡州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不仅赞扬了英雄的壮举,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公正评价历史的渴望。
盛名之下最难居,一节清忠自有余。
竖铁脊梁须我辈,横金腰带中伊渠。
和戎自古迷当局,善类何时可得舆。
搞认朝廷须正大,莫如乡党费分疏。
大学穿杨巧,青春斫桂荣。
心灯传老宿,文印授诸生。
德履华嵩重,襟期玉雪清。
君王他日问,张姓複其名。
鼓箧游环璧,如君最妙龄。
阿{上弥下女}开绛幔,大陵共炉亭。
力学案堆雪,收科蛰奋霆。
莫嫌梅市小,有路透青冥。
枕上功名泪不乾,镜中勋业老犹看。
起家喜有千金子,入手缠沾九品官。
衮衮天朝来晚贲,匆匆人事异悲欢。
最怜当日称觞处,桂茂兰芳萱草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