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菱》
《菱》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钜野韶光暮,东平春溜通。

影摇江浦月,香引棹歌风。

日色翻池上,潭花发镜中。

五湖多赏乐,千里望难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g
táng / qiáo

sháoguāngdōngpíngchūnliūtōng
yǐngyáojiāngyuèxiāngyǐnzhàofēng

fānchíshàngtánhuājìngzhōng
duōshǎngqiānwàngnánqióng

翻译
巨野的傍晚景色美丽,东平的春水潺潺流淌。
月光下江边柳影摇曳,船歌随风飘荡,带着花香。
阳光在池面上跳跃,水中的花朵仿佛在镜子中绽放。
在这五个大湖之间,人们享受着无尽的美景,纵目千里也难以穷尽。
注释
钜野:地名,古代郡名。
韶光:美好的时光,指傍晚景色。
春溜:春天的流水。
江浦:江边的岸滩。
棹歌:船夫唱的歌。
日色:阳光。
潭花:水潭中的花朵。
五湖:泛指江南的五大淡水湖。
赏乐:欣赏美景的乐趣。
望难穷:远望无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色和情趣,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开篇“钜野韶光暮,东平春溜通”写出了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以及春季水流通畅的情况,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影摇江浦月,香引棹歌风”则是夜幕降临时分,月光在江边摇曳,花香伴随着船桨和歌声传播,营造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日色翻池上,潭花发镜中”这两句描写了清晨的景象,太阳的光辉照耀在水面之上,而水中的荷花映照在镜中,既形象地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最后,“五湖多赏乐,千里望难穷”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无限赞美和向往,五湖指的是中国古代所说的五个大湖,它们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富饶,也成为人们心灵的港湾。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广阔天地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幅春日游乐的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喜悦与自由。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龙潭十景为太医院判蒋用文赋·其十谯楼晚眺

丽谯高构倚层空,暇日登临逸兴浓。

野色苍茫迷远树,角声凄切递疏钟。

数行影落江心雁,一点青分海上峰。

最是五云双阙近,几回翘首望飞龙。

(0)

龙潭十景为太医院判蒋用文赋·其八旗山散牧

见说旗山近帝乡,清时散牧总飞黄。

千群踏月雄姿异,万骑嘶风骏尾长。

雨后平原芳草遍,春来曲涧碧泉香。

昔时汧渭那胜此,蕃息应知似华阳。

(0)

龙潭十景为太医院判蒋用文赋·其四柳湾待渡

杨柳依依两岸分,清湾渺渺是通津。

舟人向夕停桡久,过客临流待渡频。

华麓烟消山色暝,海门潮送月华新。

画船挝鼓沧江上,曾扈銮舆向北巡。

(0)

送从侄廉伯还新淦

忆别乡关忽五年,远来相见各凄然。

为怜骨肉情难尽,力济艰危谊独全。

去雁嗈嗈低远浦,征帆渺渺隔长川。

倚门白发悬相望,早促归程慰目前。

(0)

内阁新成次大学士胡公韵·其三

五云垂彩护金銮,载笔时临白玉阑。

末学每蒙宣室问,不才虚费大官餐。

曹刘未愧风骚远,班马由来制作难。

却忆金茎频赐露,晚凉冰署不胜寒。

(0)

寿菊为行俭王修撰赋·其一

剪折曾闻出禁垣,谁知生意久能存。

敷荣不异烟霞色,秀植何殊雨露恩。

尽日幽香回玉署,经时艳彩照清尊。

持兹好为严亲寿,服食区区未足论。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