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庄贤良招隐楼三首·其一》
《赋庄贤良招隐楼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古风

楼居入阛阓,不受阓中尘。

阓中岂无楼,无此招隐人。

昔者小山篇,非我招隐意。

吾今已隐矣,更欲招同志。

同志不易得,徘徊竟谁招。

长风一万里,车马极喧嚣。

安得世上人,共此楼中客。

时时唤南山,相与共朝夕。

(0)
注释
楼居:高楼居住。
阛阓:市集。
招隐人:隐士招引者。
昔者:从前。
小山篇:指《招隐士》这样的诗篇。
吾今已隐矣:我现在已经隐居。
同志:志同道合的人。
车马:车水马龙。
喧嚣:嘈杂。
安得:如何能得到。
世上人:世人。
南山:泛指南方或远处的山,也常象征隐居之地。
翻译
住在高楼里,远离市集的尘嚣。
市集中难道没有楼阁?只是缺少像我这样隐逸之人。
从前的小山诗篇,并非我招引隐士的心意。
如今我已经归隐,更想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志同道合的人不易寻觅,我在犹豫该招谁来。
长风吹过万里,车马声喧闹无比。
怎能期望世人都能成为这楼中的客人呢?
时常呼唤南山,共度朝朝暮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繁华市区的高楼,却能超然于市井尘嚣之外,体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诗人强调自己的隐居并非模仿古代小山诗中的隐士情怀,而是出于真心寻求宁静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然而,这样的志同志合之人实属难得,诗人不禁感慨如何能吸引更多的人共享这份隐逸的乐趣。他想象着呼唤南山,希望能与朋友们朝夕相伴,共享清静时光。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展现出淡泊名利的高雅情操。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题光福刘伯祥所藏东坡枯木及渔村落照图·其二

夕阳雁影江天,明月芦花醉眠。

乞我烟波一叶,伴君西塞山边。

(0)

谒金门·其二

嗟久客。又见他乡寒食。流水断桥春寂寂。

孤村烟火息。白去红飞无迹。千树总成新碧。

醉里伤春愁似织。东风欺酒力。

(0)

调兵

年少谈兵胆气豪,折冲千里岂辞劳。

旌旗影动秋风瑟,鼓角声回夜月高。

红锦裁鞍新试马,黄金装带旧悬刀。

临征自信军容盛,五色团花绣战袍。

(0)

斋宿南山堂

寒窗一穗篆烟斜,纸帐孤眠对月华。

信是道人风味别,枕边祇欠着梅花。

(0)

浯溪

兴废由来只靠天,三郎往事亦堪怜。

湘江直下浯溪上,翕霍于今五百年。

(0)

走笔谢王去非遣馈江鲚

环坐正无悰,骈头得嘉馈。

鲜明讶银尺,廉纤非虿尾。

肩耸乍惊雷,腮红新出水。

芼以姜桂椒,未熟香浮鼻。

河鲀愧有毒,江鲈惭寡味。

更咨座上客,送归烦玉指。

饤饾杂青红,百巧出刀匕。

翩翩鹤来翔,粲粲花呈媚。

颇疑壶中景,髣髴具盘底。

又疑三神山,幻化出人世。

更于属餍馀,想像无穷意。

知君束装冗,不敢折简致。

厚赐何可忘,因笔聊举似。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