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调兵》
《调兵》全文
宋 / 吕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年少谈兵胆气豪,折冲千里岂辞劳。

旌旗影动秋风瑟,鼓角声回夜月高。

红锦裁鞍新试马,黄金装带旧悬刀。

临征自信军容盛,五色团花绣战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áobīng
sòng / dìng

niánshǎotánbīngdǎnháozhéchōngqiānláo

jīngyǐngdòngqiūfēngjiǎoshēnghuíyuègāo

hóngjǐncáiānxīnshìhuángjīnzhuāngdàijiùxuándāo

línzhēngxìnjūnróngshèngtuánhuāxiùzhànpáo

注释
年少:指年轻人。
谈兵:讨论军事策略。
胆气豪:勇气和胆识过人。
折冲:比喻用谋略解决问题。
千里:形容遥远的地方。
辞劳:推辞劳累。
旌旗:旗帜。
影动:随风摇摆。
瑟:形容秋风凄凉。
鼓角:战鼓和号角。
声回:声音回荡。
红锦:红色的锦缎。
裁鞍:制作马鞍。
新试马:新马初次使用。
黄金:贵重金属。
装带:装饰腰带。
悬刀:悬挂佩刀。
临征:即将出征。
自信:对自己的信心。
军容盛:军队阵容整齐。
五色团花:色彩斑斓的花朵图案。
绣战袍:在战袍上刺绣。
翻译
年轻时谈论军事充满豪情壮志,不辞辛劳去千里之外平定纷争。
旗帜在秋风中飘摇,鼓角声在夜晚的高月下回荡。
新马配上了红色锦缎鞍鞯,旧刀挂上黄金装饰的腰带。
出征前自信满满,军队阵容威武,战士们穿着绣有五色团花的战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将领雄赳赳的军事气概和英勇形象。"年少谈兵胆气豪,折冲千里岂辞劳"表明他在青年时期就对军事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和豪迈之心,能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绝不畏惧艰难。接下来的"旌旗影动秋风瑟,鼓角声回夜月高"则描绘了战争现场的壮观景象,旌旗在秋风中飘扬,军鼓和号角的声音在夜晚的明亮月光中回荡。

"红锦裁鞍新试马,黄金装带旧悬刀"展示了将领对待战备物资的讲究和珍视,他用红色锦缎制作新的马鞍,试骑着那匹战马,而黄金制成的装饰带上挂着已经历经沙场的宝刀。这些细节都透露出他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有着充分的准备和信心。

最后两句"临征自信军容盛,五色团花绣战袍"则表达了在出征前夕,他对于自己的军队装备和士兵精神状态感到满意和自信。战袍上绣着五色的图案,更增添了一份威武的气势。

整首诗通过对将领与其军队英勇、豪迈和准备充分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身对于军事和战争有着深刻的理解。

作者介绍

吕定
朝代:宋   字:仲安   籍贯:新昌(今属浙江)

吕定,字仲安,新昌(今属浙江)人。由诚曾孙。孝宗朝以功迁从义郎,累官殿前都指挥使、龙虎上将军。《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六五存《说剑集》一卷。明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有传。 吕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参校《宋诗钞补·仲安集钞》。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九十

飞雪亭前,宜春台上。物有万殊,春无两样。

住不顾去底,犹欠劈面拳。

去不顾住底,好与拦腮掌。

直饶去住两忘,如龙似象。

未免卸下衲衣,连挥痛棒。棒折也不放,是罚是赏。

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

(0)

颂古三十六首·其十三

自己将来更问谁,须弥还更戴须弥。

九峰末上能行令,免得重重涉水泥。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三十二

要行便行,要坐便坐。自古自今,只是这个。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三

冶父方丈,了无遮障。拳踢相应,当人不让。

妙转绵绵一脉通,谁知灭却临济宗。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八

诸佛降生,鼻直眼横。打与狗吃,据令而行。

流通正法眼,日午打三更。

(0)

送鹿野珍禅友还七闽·其一

共处十年真岁寒,山边水边相盘桓。

拶倒几回扶不起,未尝说著祖师关。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