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长庆老人先入岭南》
《送长庆老人先入岭南》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不敢更言别,师行随后归。

幢幡迁柳岸,童行返柴扉。

云覆庾公岭,香迎荔子矶。

到时应夏尽,秋气袭人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长庆老人前往岭南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句“不敢更言别”,以一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开始,表达出对长庆老人离别的不舍与敬畏。接着,“师行随后归”则暗示了长庆老人虽离去,但其智慧与教诲如同影随形,将永远伴随在心间。

“幢幡迁柳岸,童行返柴扉”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送别队伍的行进与返回。幢幡随风飘动,仿佛引领着长庆老人前行;而孩子们则带着欢声笑语,返回各自的家园,两幅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离别的哀愁,也蕴含着回归的喜悦。

“云覆庾公岭,香迎荔子矶”则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氛围。云雾缭绕的山岭,象征着长庆老人即将踏入的岭南之地,充满了神秘与未知;而香烟袅袅的荔子矶,则预示着岭南的风土人情,以及长庆老人将在此地留下的足迹与影响。

最后,“到时应夏尽,秋气袭人衣”点明了时节的变化,同时也寓意着长庆老人的到来,将会给岭南带来新的生机与变化。随着夏末秋初的交替,岭南的气候逐渐转凉,仿佛预示着长庆老人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与智慧的传播,还有心灵的慰藉与启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不仅表达了对长庆老人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禅宗思想。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劝耕二首·其二

铃斋日日簿书尘,不觉光阴暗里侵。

忽见前山有花发,始知今岁已春深。

边风尚有寒吹面,腊雪全无早系心。

忧国忧民平日事,新来赢得白盈簪。

(0)

熊公见西山赞

一见能全机,隐身定无路。

遇犹不遇时,病在回头处。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一九

花添锦上几重重,针劄将来不露锋。

佛手分明遮不得,盖天盖地显吾宗。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一一

日南长至,吉无不利。冻破泥团,花开碓嘴。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七

一法若有,脱罗笼处万象平沉。

万法若无,没遮护时红尘满地。

如孤云行空,如寒月即水。

拟从于此觅云山,何啻白云千万里。

(0)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一○二

风不鸣条,雨不破块。

尘尘刹刹全彰,总是大人境界。北极高照南山外。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