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劝耕二首·其二》
《劝耕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吴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铃斋日日簿书尘,不觉光阴暗里侵。

忽见前山有花发,始知今岁已春深。

边风尚有寒吹面,腊雪全无早系心。

忧国忧民平日事,新来赢得白盈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官场忙碌与自然季节变换之间的对比,以及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首句“铃斋日日簿书尘”形象地展现了官府日常的繁忙与文书工作的繁重,暗示了诗人作为官员的日常工作状态。接着,“不觉光阴暗里侵”表达了时间悄悄流逝,诗人对此似乎并未察觉,流露出一种时间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

“忽见前山有花发,始知今岁已春深”两句,通过突然发现远处山上的花朵开放,意识到春天已经深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个人的感知联系起来,暗示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恍然大悟。同时,这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希望,与下文的忧国忧民之情形成鲜明对比。

“边风尚有寒吹面,腊雪全无早系心”则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寒冷与冬雪的景象,与春天的温暖形成对比,暗示边疆的艰苦与动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担忧。这里“腊雪全无早系心”可能意味着诗人对过去冬天的忧虑已经消散,转而关注当前的边防形势。

最后,“忧国忧民平日事,新来赢得白盈簪”表达了诗人长期为国家和人民忧虑的心境,以及因年华老去而感到的无奈与感慨。这里的“白盈簪”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与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内在联系,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对自然季节变化的敏感、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生命衰老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吴渊
朝代:宋   号:退庵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生辰:1190—1257年

吴渊(1190—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约六十八岁左右。嘉定七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公,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草室

草室连村水,幽林一径微。

云从花上度,客到荜中稀。

听鸟人共得,扪萝心弗违。

晴春归卧处,衰劣定吾依。

(0)

感兴十七首·其十七

上帝惠灵懿,永此仁义心。

世欲互迁幻,虚寂湛孤襟。

知识何必多,善端聊可寻。

不赖方寸真,绝学当谁任。

(0)

感兴十七首·其十二

日月坐超忽,吾生岂无涯。

鸡鸣怀明德,日夕永持之。

操舍有存亡,起灭安可为。

缉熙赖恒性,感寂应自知。

道慧自閒灵,多欲使心驰。

秉我弘毅志,贞我玄素思。

浩然达天衷,信与造化期。

(0)

游凤凰山寺

一径萦回入,白云千万峰。

秋声纷落叶,泉响乱疏钟。

绝壁猿攀坠,危桥鸟道通。

老僧忘岁月,手种十围松。

(0)

赠弹箜篌者

飞花无定水东流,绣幕春寒未上钩。

十四弦中新旧恨,一时弹作两眉愁。

(0)

征妇怨·其五

犹记君别时,携手河梁侧。

白马系朱英,綵辔连金轭。

征夫念长途,游子恋故宅。

迟迟不能行,泪下沾衣赤。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