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村十二咏·其一新寒》
《秋村十二咏·其一新寒》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渐觉山衣薄,因知物候更。

水边凉意早,林下病身轻。

爽气来虚室,远风吹太清。

明朝别纨扇,珍重故人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开篇“渐觉山衣薄,因知物候更”两句,通过个人体感的变化,巧妙地传达出季节转换的信息,山衣之薄,暗示着气温的下降,而物候之更,则是大自然万物生长变化的体现。

接着,“水边凉意早,林下病身轻”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特有的清凉氛围。水边的凉意似乎比其他地方来得更早,而身处林下的病身,在这凉爽的空气中也感到轻盈了许多。这种身体上的舒适感,与心灵上的愉悦相呼应,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独特魅力。

“爽气来虚室,远风吹太清”则将视角从地面提升至空中,描绘了一幅清风徐来、爽气充盈的画面。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是空无一物的房间,也仿佛被清新的空气填满;远处的风吹过,更是带来了无限的宁静与清澈。

最后,“明朝别纨扇,珍重故人情”两句,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收尾,既表达了对过去夏日生活的怀念,又寄托了对未来与朋友相聚的期待。纨扇作为夏季常用的纳凉工具,在秋天到来之际被暂时放下,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的珍惜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以及在自然变化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心境。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题姚复庄燮哭汤户部诗后·其一

开卷色黯惨,淋漓纸犹湿。

不辨墨泪痕,似闻声呜咽。

语长心骨悲,以诗代天泣。

百读无能休,掩卷忽起立。

起立心怦怦,如见千秋情。

大海奔回流,寒江失其深。

倾喉拟一歌,西望涕泗横。

(0)

骏马

骏马多意气,不与凡马侪。

馺娑避尘壒,行空越崔嵬。

夜玉装羁勒,秋金饰鞍台。

伯乐不常有,谁识绝伦材。

执鞭非其人,驹跳去不回。

(0)

长相思.本意二首·其一

长相思。短相思。只个相思无已时。相思伊怎知?

不相思。又相思。提起相思不自持。相思总是痴。

(0)

多丽.赠冒晋人

傍东墙、寒烟老树苍茫。

向此中,锄花灌竹,区区贫也何伤。

书五车、有儿能读;酒一石、卖赋堪偿。

策杖探梅,寻僧踏雪,水边林下恣徜徉。

纵博得神仙富贵,勘破也寻常。

争似做、诗家沈谢,词苑王杨。

叹年年、江河日下,何须潦倒风霜。

招不来、青门寄傲;麾不去、白社埋狂。

鹤戴书归,鹿衔花卧,茶经丹术满缥囊。

臣本是、农家之子,所业在田桑。

任没齿、藜羹藿食,岂是膏粱?

(0)

鹿田太守问予不出之意何其决也笑而答之

野人家住鄞江上,但见山清而水寒。

一行作吏少佳趣,十年读书多古欢。

也识敌贫如敌寇,其奈爱睡不爱官。

况复头颅早颁白,那堪逐队争金襕。

(0)

清涟寺

清涟山里寺,泉石胜其馀。

坐近琉璃沼,言观翡翠鱼。

噞喁花涌浪,泼剌玉溅裾。

游客欣初见,山僧道不如。

旧曾见王画,可以悟庄书。

无虑投竿者,鳞中大隐欤。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