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墨荔支》
《墨荔支》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老坡曾比江瑶柱,或谓江瑶柱不如。

拟写钗头皱红小,断魂蛮雨瘴烟疏。

(0)
鉴赏

这首诗《墨荔支》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对比老坡与江瑶柱,以及描绘荔枝的形态与环境,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首先,“老坡曾比江瑶柱”,这里“老坡”可能是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而“江瑶柱”则是指江珧的壳,常用于烹饪。此句以苏轼与江瑶柱进行类比,暗示了荔枝与苏轼作品中那种高洁、清雅的品质相类似,同时也隐含着对荔枝独特魅力的赞美。

接着,“或谓江瑶柱不如”,这句话似乎在提出一个观点,即有人认为江瑶柱的品质不及荔枝。这种对比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深度,让读者思考两种事物之间的优劣之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荔枝的特别偏爱。

“拟写钗头皱红小”,这一句描绘了荔枝的外观特征——红润小巧,如同钗头上的装饰,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荔枝的美丽与精致。这里的“钗头”比喻荔枝的顶部,而“皱红小”则强调了荔枝表面的红色光泽和小巧玲珑的形态,让人仿佛能看到一颗颗鲜亮诱人的荔枝。

最后,“断魂蛮雨瘴烟疏”,这句诗通过“断魂”一词,表达了对荔枝所在环境的描述——“蛮雨”指的是南方湿润多雨的气候,而“瘴烟”则象征着湿热气候下特有的病气。这样的环境虽然恶劣,但并未减弱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反而通过这种特殊的背景,增强了荔枝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综上所述,《墨荔支》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颂和对生命力量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和两山二首·其二

穷乡何处觅新丰,身世悠悠醉梦中。

未学伏波尸马革,且随甫里问龟蒙。

檐头喜有桑榆日,兵后那无草木风。

亦欲飞神游八极,扁舟坦卧不须篷。

(0)

高唐道中

影孤海内干戈满,愁入天涯草树低。

桑柘影空蚕已老,陂塘涸尽燕无泥。

(0)

肢伤一体娄师德,目眇三分李雁门。

(0)

检荒租二首·其二

三载徒劳三载过,旁人休笑拙催科。

浙西尽有荒闲地,不似松江分外多。

(0)

齐天乐.寒柝

暮天吹角谯门断,凄音乍闻飘渺。

响接砧疏,传随箭急,还带提铃声小。严城静悄。

伴清漏铜壸,几番昏晓。

逝水年华,为谁消领旧怀抱。空街敲恨未了。

铁衣来往处,霜信偏早。

鹭堠迷烟,鸡筹唤月,那更春光不到。离情暗恼。

问挑尽残灯,送愁多少。帐底惊魂,夜长人易老。

(0)

念奴娇.十二夜,陪月村先生登长洲廨东小阁看月,时江北诸郡县大水,既事拈前韵写感

月吾问汝,照几家欢宴,几家漂泊。

刬尽吴山千万叠,放眼大江南北。

鸡犬荒凉,鱼龙跋扈,烟树长淮黑。

戟门深处,此时歌舞如织。

可笑王粲穷愁,贾生痛苦,何补匡时策,但得升平温饱过,说甚杜陵契稷。

卧看诸公,龙骧虎步,只手回天劫。

腐儒无用,登楼且醉江月。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