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上望匡庐次前韵》
《湖上望匡庐次前韵》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庐山叠叠翠光寒,宿霭浮岚春未残。

一叶扁舟人独往,万峰落照晚宜看。

移居欲访陶元亮,避俗休疑管幼安。

石乳云芝知久待,渔郎且莫问儒冠。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追求。首句“庐山叠叠翠光寒,宿霭浮岚春未残”,以“叠叠”形容山峦之密集,“翠光寒”则渲染出山色的深邃与清冷,而“宿霭浮岚”则展现了晨雾与山岚交织的朦胧美,虽是春天,却依然透露出几分凉意。这样的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

接着,“一叶扁舟人独往,万峰落照晚宜看”,诗人通过一幅简练的画面,展现了一位独自乘舟游于湖上的旅人形象,与远处万座山峰在夕阳余晖下的壮丽景象形成对比,既表现了个体的自由与孤独,也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和欣赏。这种独行于山水之间的意境,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后两句“移居欲访陶元亮,避俗休疑管幼安”,借用了陶渊明和辛弃疾(字幼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的心愿,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逃避。这里的“陶元亮”和“管幼安”分别代表了田园生活的理想与逃避世俗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石乳云芝知久待,渔郎且莫问儒冠”,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山中的奇景如石乳云芝已经等待了许久,渔夫不必再追问那些身着儒冠的世俗之人。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呼唤。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超越。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缑山月.雨夕

急雨响岩阿。阴云暗薜萝。山中春去更寒多。

纵紫门不闭,花满径,苍苔润,少人过。

兰舟曾记兰汀宿,牵恨是烟波。而今林下和樵歌。

看风风雨雨,滋造物,时时变,总心和。

(0)

水调歌头

三元秘秋水,秋水一何多。

江流滚滚无尽,淮汉人包罗。

遥想灵官神府,坐阅潮头风怒,万里瞰沧波。

浩荡没鸥鹭,喷薄出蛟鼍。马当山,牛渚渡,几人过。

金鳌下瞰京口,舟楫避盘涡。

始信林生祷雨,一濯黄泥尽许,无柰旱苗河。

我欲洗兵马,谁解挽天河。

(0)

水调歌头.上南京留守

圣世贤公子,符节镇名邦。

褰帷一见丰表,无语已心降。

永日风流高会,佳夕文字清欢,香雾湿兰釭。

四座皆豪逸,一饮百空缸。指呼閒,谈笑里,镇淮江。

平安千里烽燧,卧听报云窗。

高帝无忧西顾,姬公累接东征,勋业世无双。

行捧紫泥诏,归拥碧油幢。

(0)

十报恩.勉门人

道人活计不相侵。各自衣餐各自寻。

莫为闲言闲斗气,休争俗事俗萦心。

搜玄绝虑龙随虎,索隐记机水养金。

清净色身全法体,一炉丹熟步瑶岑。

(0)

殿上侍立寒甚

小雪以来霜气清,今朝寒色倍严凝。

榻前侍立无遮障,吹得半身真是冰。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九十四

凭栏拭目旧山川,叠叠峰峦带晓烟。

不是梦中论梦事,今朝正是普通年。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