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斯民寄,斯心斯民心。
仁哉彼君子,天地融一襟。
得情贵勿喜,顾畏如弗任。
神明次公政,所至留棠阴。
宁使民觌德,兹言良足钦。
父母斯民寄,斯心斯民心。
仁哉彼君子,天地融一襟。
得情贵勿喜,顾畏如弗任。
神明次公政,所至留棠阴。
宁使民觌德,兹言良足钦。
这首诗颂扬了君子之德,将他们比作天地间的一襟融合,体现了对仁爱的推崇。诗人强调了在治理国家时,领导者应保持内心的敬畏与谨慎,避免过度喜悦,因为这关乎民众福祉。通过比喻“神明次公政”,展现了领导者的政绩如同留下一片荫凉,惠及百姓。诗中表达了对这种以民为本,让民众得以目睹并钦佩领袖美德的政治理想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宋代士人对于理想政治和道德领袖的崇高追求。
酷暑如酷吏,顷刻不可对。
万口噤不息,束湿底多罪。
况我七十翁,形劣气已惫。
懑若堕丹书,孰者我牍背。
微风忽鸣秋,遽喜又无害。
天岂刍狗我,生死置度外。
会看三日雨,怛悼推所爱。
甘泽洽嘉谷,生意亦萧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