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东避世意何如,一壑烟霞万卷书。
胜赏时时凭蜡屐,名流往往驻轩车。
即看槐室称觞日,恰值兰亭被褉馀。
顾我丹砂犹未就,醉乡司马为君除。
墙东避世意何如,一壑烟霞万卷书。
胜赏时时凭蜡屐,名流往往驻轩车。
即看槐室称觞日,恰值兰亭被褉馀。
顾我丹砂犹未就,醉乡司马为君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自然山水间避世隐居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诗意与哲思。首句“墙东避世意何如”,以一种淡淡的疑问口吻,引出诗人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生活的思考。接着,“一壑烟霞万卷书”一句,将自然美景与丰富的学识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学问的双重追求。
“胜赏时时凭蜡屐,名流往往驻轩车”两句,通过描述诗人常在山水间漫步赏景,以及名士们慕名来访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雅致与高洁。而“即看槐室称觞日,恰值兰亭被褉馀”则通过具体的节日场景,如槐室的庆祝活动和兰亭的祓禊仪式,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时刻,以及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尊重与享受。
最后,“顾我丹砂犹未就,醉乡司马为君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尚未完成的事业(可能指修炼或学术上的追求)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愿意放弃这些世俗的追求,选择在酒醉的“醉乡”中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东风长是客,帘栊静、燕子一双飞。
看花坞日高,翠阴护晓,柳塘风细,绿涨浮漪。
肠断处,渭城春树远,江国暮云低。
芳径听莺,暗惊心事,画檐闻鹊,试卜归期。
小楼凝伫地,疏窗下,几度对说相思。
记得菱花交照,素手曾携。
有新恨两眉,向谁说破,芳心一点,惟我偏知。
休为多情瘦却,重有来时。
君不见汉道昌,单于朝建章。
君不见汉道衰,宫女嫁胡儿。
胡汉和亲自高帝,以色媚人非远计。
遂令流患及子孙,内家又遣王昭君。
昭君本是巫山女,预恐娙娥妒云雨。
一入深宫长闭门,好梦何曾着人主。
宁期粉绘误婵娟,玉殿辞君君始怜。
空抱哀弦写幽怨,风沙万里向胡天。
胡天苍茫岁月促,夫死毡城更从俗。
一寸良心不自持,安用红颜美如玉。
画里传看出塞时,胡骑萧萧汉日低。
即此堪为中国叹,不唯青冢草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