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
使君飞榭千尺,缥缈见麟洲。
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圆缺几时休。
俯仰慨今昔,惟酒可浇愁。风露高,河汉澹,素光流。
贾胡野老相庆,四海十分收。
竞看姮娥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
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
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
使君飞榭千尺,缥缈见麟洲。
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圆缺几时休。
俯仰慨今昔,惟酒可浇愁。风露高,河汉澹,素光流。
贾胡野老相庆,四海十分收。
竞看姮娥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
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水调歌头·其八》。诗中描绘了一幅中秋佳景,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寄托。
"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 这两句开篇就设置了一个幻想的场景,似乎时间被扭曲,出现了两个中秋,这既是自然现象的奇观,也映射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使君飞榭千尺,缥缈见麟洲。" 这里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仙境“麟洲”,通过“飞榭”这一超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界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愿望。
"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圆缺几时休。" 这三句写景中融入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诗人在景色中寻觅着岁月的痕迹,感叹光阴的轮回。
"俯仰慨今昔,惟酒可浇愁。" 这两句转折处,诗人的情感由对美景的赞赏转向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感慨,只有饮酒能暂时冲淡这份忧愁。
"风露高,河汉澹,素光流。" 这三句描绘了一个清凉明净的秋夜景象,“风露高”、“河汉澹”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而“素光流”则是对月光的描写,增添了一份柔和与纯洁。
"贾胡野老相庆,四海十分收。" 这两句写的是农人在中秋节庆祝丰收的景象,通过“贾胡野老”的形象传递出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感。
"竞看姮娥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 这三句又回到神话的层面上,写的是人们对于月宫中姮娥持镜、吴刚执斧的传说。这里“费了一番修”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悲凉与无奈。在暮年时光中,诗人的创作力气已不如从前,再没有同伴共同赋诗,如同孤独地站在“黄楼”上一般。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仙境和传说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悲凉情怀和晚年孤独的现实感受。
闭门亦已静,零雨亦凄情。
映牖增寒色,鸣除急暮声。
乱云时聚散,浅溜漫纵横。
湿突烟难起,荒庭草欲生。
端居观大化,抱膝绝微营。
自顾贫非病,堪嗟学代耕。
方惭闻道晚,始悟视名轻。
终当谢人世,偃息返柴荆。
舟行聊骋望,天宇旷微微。
河曲回堤势,川明泳日晖。
通波连井邑,平壤画封圻。
亭皋千里衍,墟市百家稀。
玉堰龙蛇蛰,金郊草木腓。
猎骑呼鹰去,渔蓑罢钓归。
夷犹虽有适,徙倚欲何依。
山嵬瞻岱近,天远望畿非。
禀训亨重坎,悼心未息机。
故人相念者,为见断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