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聊骋望,天宇旷微微。
河曲回堤势,川明泳日晖。
通波连井邑,平壤画封圻。
亭皋千里衍,墟市百家稀。
玉堰龙蛇蛰,金郊草木腓。
猎骑呼鹰去,渔蓑罢钓归。
夷犹虽有适,徙倚欲何依。
山嵬瞻岱近,天远望畿非。
禀训亨重坎,悼心未息机。
故人相念者,为见断蓬飞。
舟行聊骋望,天宇旷微微。
河曲回堤势,川明泳日晖。
通波连井邑,平壤画封圻。
亭皋千里衍,墟市百家稀。
玉堰龙蛇蛰,金郊草木腓。
猎骑呼鹰去,渔蓑罢钓归。
夷犹虽有适,徙倚欲何依。
山嵬瞻岱近,天远望畿非。
禀训亨重坎,悼心未息机。
故人相念者,为见断蓬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途中,沿途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首句“舟行聊骋望,天宇旷微微”开篇即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以及对广阔天地的向往。接下来的“河曲回堤势,川明泳日晖”两句,生动描绘了河流曲折蜿蜒,堤岸随波起伏,阳光洒在水面上的景象,充满了动态美。
“通波连井邑,平壤画封圻”则展现了水路交通的便利,以及土地的广阔与边界清晰的景象。接着,“亭皋千里衍,墟市百家稀”描绘了辽阔的田野和稀疏的人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远的意境。
“玉堰龙蛇蛰,金郊草木腓”两句运用比喻,将静止的玉堰比作冬眠的龙蛇,将丰饶的金黄田野上的草木比作繁茂,形象地表现了季节更替和自然界的生机。随后,“猎骑呼鹰去,渔蓑罢钓归”描绘了狩猎与垂钓的场景,展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夷犹虽有适,徙倚欲何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既享受旅途的自由与舒适,又感到迷茫与无依。最后,“山嵬瞻岱近,天远望畿非”通过对比高山与天空的距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禀训亨重坎,悼心未息机”则暗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内心情感的哀悼与反省。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社会生活,同时融入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社会与个人命运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