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日照人春雨收,杖藜徐步桥东头。
桃花夹岸似霞染,云气出山如水流。
身高仰羡不下鹤,眼明忽见双飞鸥。
纡朱拖紫乃馀事,得及吾侬心迹幽。
松日照人春雨收,杖藜徐步桥东头。
桃花夹岸似霞染,云气出山如水流。
身高仰羡不下鹤,眼明忽见双飞鸥。
纡朱拖紫乃馀事,得及吾侬心迹幽。
这首明代诗人李辕的《雨晴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雨后春日的闲适景象。首句"松日照人春雨收",写出了雨后的阳光透过松林洒在身上,春雨已停的清新气息。接下来的"杖藜徐步桥东头",诗人手持藜杖,缓缓漫步于桥边,透露出悠闲自在的意境。
"桃花夹岸似霞染",运用比喻,形容桃花盛开,如同被晚霞浸染,色彩斑斓,美不胜收。"云气出山如水流"进一步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如同流水般轻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身高仰羡不下鹤",诗人借鹤的高洁形象,表达自己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眼明忽见双飞鸥",视线所及,鸥鸟成双飞翔,象征着自由与和谐,让人心生羡慕。
最后两句"纡朱拖紫乃馀事,得及吾侬心迹幽",诗人感慨道,身着华丽并非生活的真谛,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和隐逸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深处的幽静与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春景,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远如期,宜四海。皇帝日月所置,有甘露三载。
单于自归大佳以万人,稽首陛下北藩臣。
左右贤王奉国珍,谒者令引之乡殿陈。
橐佗拉沓,就羽蒙戎。
酪酒乃是阏氏之所饮,駃騠生自余吾中。
将进酒,顾其豪,挠以留犁径路刀。
何用赐之,黄金犀毗,赤绨锦袍。
扶伏沮泽,曾不知天子神灵。
从今以往,但居光禄塞下不愿归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