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蹛林歌》
《蹛林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单于庭,阴山下,汉家和亲刑白马。

刑白马,祭龙城,今年蹛林大会兵。

(0)
鉴赏

这首诗《蹛林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古代边疆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和亲与军事行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历史背景,展现了复杂的历史情境。

“单于庭,阴山下”,开篇即点出北方游牧民族的居住地,以及其与中原的地理界限。单于庭象征着北方民族的权力中心,阴山则作为自然屏障,勾勒出一幅辽阔而充满神秘感的画面。

“汉家和亲刑白马”,描述了汉朝与北方民族通过和亲政策来缓和紧张关系的传统做法。刑白马是一种仪式,象征着和平与盟约的坚定承诺。这一行为体现了古代外交策略中的智慧与妥协。

“刑白马,祭龙城”,进一步说明了和亲仪式的庄严与隆重。龙城是北方民族的重要地标,通过祭祀龙城,不仅加强了双方的联系,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共同愿望。

“今年蹛林大会兵”,转折点到来,暗示了和平时光的结束。蹛林大会兵意味着在和平的表面之下,军事准备已经悄然进行,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冲突或战争。这种紧张的氛围,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戏剧性。

整体而言,《蹛林歌》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古代边疆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和战交织的历史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深刻的理解与独到的视角。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送宋徵君让官还山

至人无滞迹,谒帝复思玄。

魏阙辞花绶,春山有杏田。

紫霞开别酒,黄鹤舞离弦。

今夜思君梦,遥遥入洞天。

(0)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三十七

水天凉夜月,不是惜清光。

好物随人秘,秦淮忆建康。

(0)

辩士

辩士多毁訾,不闻谈己非。

猛虎恣杀暴,未尝齧妻儿。

此理天所感,所感当问谁。

求食饲雏禽,吐出美言词。

善哉君子人,扬光掩瑕玼。

(0)

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

闲宵因集会,柱史话先生。

身爱无一事,心期往四明。

松枝影摇动,石磬响寒清。

谁伴南斋宿,月高霜满城。

(0)

逢旧识

几岁阻干戈,今朝劝酒歌。

羡君无白发,走马过黄河。

旧宅兵烧尽,新宫日奏多。

妖星还有角,数尺铁重磨。

(0)

送陕府王建司马

司马虽然听晓钟,尚犹高枕恣疏慵。

请诗僧过三门水,卖药人归五老峰。

移舫绿阴深处息,登楼凉夜此时逢。

杜陵惆怅临相饯,未寝月前多屐踪。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