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频看白发生,一身三岁离南京。
力辞敢谓官非贵,自顾深惭学未成。
亦欲匡时希董仲,不将稽古羡桓荣。
支离留得残形在,尊酒无人独自倾。
镜里频看白发生,一身三岁离南京。
力辞敢谓官非贵,自顾深惭学未成。
亦欲匡时希董仲,不将稽古羡桓荣。
支离留得残形在,尊酒无人独自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殷奎所作的《述怀次郝宰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镜里频看白发生”,诗人通过照镜子看到自己头上的白发,感叹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接着,“一身三岁离南京”一句,透露出诗人曾远离家乡或官场的经历,可能暗含着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思考。
“力辞敢谓官非贵,自顾深惭学未成”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位与学问的复杂情感。他拒绝了官位的诱惑,认为官位并不等同于真正的价值;同时,他也深感自己的学识不足,对此感到惭愧。
“亦欲匡时希董仲,不将稽古羡桓荣”则展现了诗人希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愿望,他以董仲舒为榜样,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同时也表明了他不羡慕通过学术研究获得地位的传统路径。
最后,“支离留得残形在,尊酒无人独自倾”两句,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形象。即使身体残缺,他依然坚持自我,独自饮酒,暗示了他在社会中的孤立无援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个人经历、社会角色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
旧榻处幽暗,耽睡固有因。
移之置西轩,轩制焕以新。
其地不函丈,虚明易知晨。
东方动初阳,流光先枕茵。
破我黑甜境,夙兴自然勤。
盥栉能及时,亦足劝奴人。
尚有清夜景,月出檐之唇。
照书仅可读,老眼自不真。
兹轩所助我,迟暮生精神。
享此一息佳,嗒然遗我身。